在神經外科,中風患者占據了相當大的比例,而吞咽困難是他們常見的并發癥之一。據統計,腦中風患者中,吞咽困難的發生率高達50%以上,尤其在急性期更為普遍。吞咽困難不僅影響患者的正常進食,還可能引發一系列健康問題。因此,了解并解決這一難題,對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至關重要。接下來,河北大學附屬邯鄲明仁醫院腦外科護理專家將為我們進行詳細講解。
1
什么是吞咽困難
吞咽困難,醫學上稱為吞咽障礙,是指下頜、雙唇、舌、軟腭、咽喉、食管等器官結構或功能受損,導致患者無法將食物安全有效地從口腔送入胃內。這一癥狀的出現,意味著患者的進食過程將變得異常艱難。
2
吞咽困難的癥狀及潛在危害
吞咽困難的癥狀多樣,包括:進食速度變慢,進食時間延長,吞咽食物費力,食團常堆積在口腔面頰兩側,流口水,水從口中或鼻腔漏出,吞咽時哽噎、咳嗽,食物吞下后喉嚨有異物感,聲音嘶啞,飯量減少,體重下降。嚴重時,吞咽困難還可能導致患者經常發熱,反復患肺炎,對健康構成嚴重威脅。
3
吞咽困難患者的進食指南
對于吞咽困難的患者,如何安全有效地進食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以下是一些實用的進食指南:
1.食物選擇:首選糊狀或凍狀食物,這類食物能減少咀嚼困難,降低噎食風險。
2.調整食物形態:
?調整食譜,選擇口感溫和、溫涼易消化的軟食,例如米面、粥類。
?利用榨汁機、擦板等工具將固體食物加工成更易吞咽的形態。
?在開水、湯、牛奶、果汁等液體中加入增稠劑,使其更濃稠,便于吞咽。
3.進食體位:
?臥位進食時,應抬高床頭30°,頸部前屈,偏癱側肩部用枕頭墊起,喂食者站于患者健側。
?坐位進食時,頸部前屈,讓患者下頦分別向左右轉動,進行側方吞咽、低頭吞咽、空吞咽與交替吞咽。
4.注意事項:
?進食后30分鐘內不宜翻身、拍背或吸痰。
?食物送入口時,可適當增加湯匙下壓舌部的力量,以刺激感覺。
?進餐后保持口腔清潔,清除口腔殘留物并漱口。
?餐后保持舒適的半臥姿勢或坐位30-45分鐘。
4
誤吸時的應急處理措施
在吞咽困難的患者中,誤吸是需高度警惕的緊急情況。一旦發生誤吸,應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停止進食,迅速將患者置于側臥位。
2.清除口腔內的食物殘渣,并緊急呼救。
3.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臥位患者,握拳放于劍突下(肚臍上方),往上猛力沖擊上腹部;坐位患者,站其背后,雙手交叉摟托其劍突下,向后上方用力擠壓。
5
吞咽功能訓練方法簡介
為了改善吞咽困難的癥狀,患者可以進行以下簡單的吞咽功能訓練:
1.單音字發音訓練:張口發出“a(啊)”、“yi(一)”、“wu(唔)”等單音,然后縮窄嘴唇發“f”音,或模仿吹蠟燭、吹口哨的動作,以促進口唇肌肉活動。
2.鼓腮和吮吸訓練:鼓腮使雙頰充滿空氣,再慢慢吐氣;或做吮吸動作,以促進頰部肌肉運動。
3.舌頭運動訓練:將舌頭向前伸出,左右擺動至口角,再上下運動舔上下嘴唇,以促進舌頭運動,輔助吞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