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賀強 寧陵融媒 李亞麗 喬穎 王偉儼 王浩哲(實習)
記者走進寧陵縣石橋鎮萬畝標準化梨園示范基地,科技元素隨處可見。河南老堅決農業科技公司負責人杜華向記者展示著技術革新成果:“通過矮化密植技術改良的秋月梨品種,不僅將掛果周期縮短40%,還實現了畝產4000斤、單價達普通酥梨3倍的突破。”經測算,采用新技術的梨園每畝收益可達1.5萬元以上,真正體現了“小個頭 大產值”的現代農業特色。
果農解遠杰手持自主研發的“寧陵三號”點花器,在金色花粉中精準授粉。她一邊點花一邊高興地說:“現在每天授粉作業能掙150元工錢,在家門口就把錢掙了。”如今,全縣3.2萬農戶嵌入梨產業鏈,戶均年增收超8000元,農閑時節變身“產業工人”成為新潮流。
依托“花經濟”的強勁拉動,寧陵縣構建起全產業鏈發展格局。當地已建成12個智慧梨園示范基地,開發出梨膏、梨酒等18個深加工產品。投資3億元建設的果蔬冷鏈物流產業園,孵化培育了7家大型電商企業和500多名電商帶頭人。今年梨花盛開時節,該縣推出非遺展演、梨園歡樂跑等12項文旅活動,預計吸引游客300萬,帶動餐飲、住宿、農特產品等消費增長40%。
寧陵縣通過“智慧果園”系統,精準分析果園的需水量、需肥量,實現全縣梨園管理“云端種梨”的智慧轉型。果農通過智能App就能完成果樹管理。前不久,南京農業大學與寧陵縣人民政府簽約共建南京農業大學寧陵梨產業研究院。將圍繞產業技術研發、科技成果轉化等功能定位,建設集研發、培訓與技術服務為一體的現代農業技術創新試驗基地,目標是讓寧陵成為全國梨產業發展的樣板。
河南省寧陵縣被譽為“中國酥梨之鄉”,金頂謝花酥梨已有700多年的栽培歷史。每當春風拂過,22萬畝梨花便競相綻放,連綿數十里,形成一片壯觀的白色花海。如今,科技創新正為這片古老梨園注入新活力,助力“花經濟”帶動鄉村振興跑出加速度。從傳統耕作到“區塊鏈+地理標志”的智慧農業,寧陵縣正以花為媒、以技為翼,向著2025年梨產業綜合產值30億元目標邁進,用科技創新開啟鄉村振興的致富之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