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廣西公安機關全警實戰大練兵開訓
暮春四月,廣西南寧特警訓練基地里,絢麗色彩的三角梅將這里裝點成一片熱烈壯觀的紅色花海。4月16日,2025年度廣西全區公安機關全警實戰大練兵開訓日活動在此舉行。此次活動緊緊圍繞戰斗力標準,以實戰化要求為導向,致力于錘煉公安隊伍克敵制勝的過硬本領。
開訓日活動分為示范性科目訓練和實戰比武競賽兩個階段。在示范性科目訓練階段,警犬基礎、警務無人機、特警體技能及小組戰術、反恐實戰、警務應急救援等多個科目輪番上演,現場亮點紛呈。而實戰比武競賽階段,則著重隨機檢驗全區公安機關民輔警的預警研判、快速集結和應急處突能力,緊張激烈的氛圍彌漫全場。
期間,公安廳主要領導參與警用無人機應用實操,引領帶動全警加強科技練兵,淬煉過硬本領。
開訓日活動是深入貫徹落實公安機關人民警察訓練條例,規劃實施素質強警工程的重要舉措,著力提升公安機關實戰本領的重要抓手;也是壓實各級公安機關警種部門主訓責任,對警種部門和各級公安機關訓練成效的一次現場檢驗。
01
真打真練,“火藥味”十足
近年來,廣西公安機關和廣大民輔警始終聚焦戰斗力標準,立足實戰化要求,深入推進全警實戰大練兵,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守護人民群眾的幸福安寧筑牢了堅實防線。
此次全警實戰大練兵,全區公安機關進一步強化實戰化訓練理念,堅持整體聯動、分層實訓、以訓促戰,深入開展政治練兵、法治練兵、專業練兵、實戰練兵、科技練兵、作風練兵“六大練兵行動”,力求實現全警政治能力、職業素養、專業水平、實戰本領“四個明顯提升”。通過這些舉措,讓全警在思想上堅定“隨時準備戰斗”的警魂,在能力上突破“本領恐慌”的瓶頸,在作風上錘煉“敢打必勝”的血性。
實戰怎么打,練兵就怎么練。“搜!”隨著訓導員一聲令下,警犬“小滿”如離弦之箭般迅速沖出,短短數秒,便精準找出隱藏在“樹叢”中的“嫌疑人”。“小滿”是一頭1歲的廣西山地犬,2024年5月開始接受訓練。別看它年齡和警齡都不大,卻已在搜捕、搜救等多次警務實戰中發揮重要作用,還在全國、全區警犬技術比賽中屢獲佳績。
廣西山地犬憑借嗅覺靈敏度高、搜索專注度好、穿梭能力強、耐力持久且喜歡群體作戰等優勢,成為我國本土犬中的警用新星。這一犬種是公安部立項,廣西公安機關立足實戰需求和本土資源開發的成果,對解決我國警用犬品種“卡脖子”問題意義重大。
正所謂“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上午十點,擒敵拳訓練科目展示環節,驕陽似火,南寧市公安局特警一支隊的新警小黃頭頂豆大的汗珠滾落,淌成一條水線。談及參訓感受,小黃表示印象深刻。大家克服天氣炎熱、傷病困擾等諸多困難,錘煉出堅韌不拔、頑強拼搏的品格,也充分展示出高水準的集訓成果。
格斗、控制、突擊、狙擊……訓練場上,硝煙升騰、爆炸聲起,拳腳碰撞、槍聲陣陣。 廣西公安特警在體技能與戰術訓練科目展示中,充分彰顯了“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堅定決心和強大力量。
02
創新創優,“科技感”滿滿
“嫌疑人劫持人質,藏匿于封閉房間內,疑似攜帶危險爆炸物……”面對如此復雜危險的模擬實戰場景,廣西公安民輔警如何應對?
活動現場,特警成功突擊控制犯罪分子、解救人質后,一臺履帶式排爆機器人迅速抵達現場。在遠端民警的精準操控下,它動作輕柔,從小心翼翼夾起爆炸物,到平穩送至排爆點銷毀,整個過程流暢且安全可靠。
這一場景,正是廣西公安特警推動技術升級,強化戰術融合與跨部門合作,實現全域作戰、精準處置、智能協同發展的生動寫照。
近年來,廣西公安機關在機器人、無人機等科技領域持續發力,取得了長足進步。活動現場,警航民警展示了穿越機花樣飛行、精準打擊,無人機隱蔽跟蹤、高空偵控、控制抓捕嫌疑人等專業技術動作,充分展現出“警用無人機專業+賦能全警種機制+人工智能大數據”新警務模式的強大威力。
在第二階段實戰比武競賽中,自治區公安廳情報指揮中心通過隨機抽取的方式,在全區范圍內開展以訓代戰,檢驗公安民輔警的快速應急處突能力。在此次全警大練兵拉動實戰比武中,隨機抽取的5個點位涵蓋繁華市區和僻靜城鎮。接到指令后,民輔警迅速反應,全部提前到達現場,并妥善處置模擬突發警情。當守護群眾安全的命令下達,他們用奔跑的速度詮釋著“人民公安為人民”的初心使命,也體現著“情指行”一體化的專業力度。這類以“實兵、實情、實景、實裝”全要素拉動訓練已經在刑偵、禁毒、網安、經偵等多個實戰部門開展。
03
救急救險,“護民心”堅定
在此次全警大練兵開訓日活動中,百色市公安局特警支隊水上勤務救援大隊格外引人注目,他們被譽為“右江水上蛟龍”。
今年2月,該大隊成功完成田陽“2.05”洞穴救援任務,創造國內首例洞穴潛水救援成功案例,并在全區公安特警、巡警工作會議中受到表彰。
此次演訓,百色市人民警察訓練學校與該大隊聯合組訓。他們以訓練場邊的三層高樓模擬天坑頂部高點,架設索降裝置,對“天坑底部”求救的“受傷群眾”展開救援,其中還設置了“有明顯閉合性骨折、需實施骨折固定并使用擔架救援”這類高難度案例。
躺在擔架上無法動彈的“傷員”,如何跨越數十米高的“天坑”?全國帆板冠軍、救援大隊女警謝常英,借助斜拉索快速下降,與隊友默契配合,固定擔架后,護送“傷員”緩緩上升至“天坑”頂部。這看似輕松的“神兵天降”,實際操作極具復雜性和危險性,不僅要克服地形、氣流、天氣等不利因素,還需掌握精準控制索降裝置的專業力學知識。
如今,在廣西公安隊伍中,像謝常英這樣具備專業技能的特殊人才越來越多。 以百色市公安局為例,自2024年下半年啟動全警基礎應急救援能力大培訓以來,通過“送教上門”等方式,對全市基層一線民輔警和機關半數以上民輔警進行培訓。 截至目前,已有4086名民輔警取得心肺復蘇證,3991名民輔警獲得創傷救護證,獲得基礎應急救援“雙證”人員占全市總警力的45%。 2023年以來,該局民輔警運用心肺復蘇、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基礎急救技能,累計成功救助群眾350余名。
警徽閃耀,初心如磐。此次演訓涵蓋基礎體能訓練、復雜實戰技能,涉及團隊協作配合、高精尖裝備操作運用等多個方面,充分展現了廣西公安機關“拉得出、沖得上、打得贏”的良好精神風貌。
近日要覽
審 核:李彤華
值班編輯:向沈軍
稿件來源:八桂警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