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綜合征,可以吃燕窩嗎?”臨床上,關于“是否能食用某某食品”的問題一直特別多。隨著健康生活方式的與時俱進以及腎臟病的年輕化,關于飲食的話題從前些年的蔬菜、水果和保健品,也溢出到了更廣泛的領域。
“我喝了一段時間膠原蛋白。”
“我吃的都是控糖面包,不含糖。”
從營養成分看,燕窩和膠原蛋白都包含膠原蛋白,除此之外,燕窩還含有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礦物質(鈣鐵鋅)和一些微量元素等。
從功效上看,燕窩具有一定的滋陰潤燥、養胃生津、增強免疫力等功效。膠原蛋白的功效在于改善皮膚彈性、促進關節健康、延緩衰老等。當然,對于健康人群來說,兩者都是滋補佳品。
只是,腎臟一旦出了問題,不管是腎病綜合征、腎小球腎炎、IgA腎病、膜性腎病、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都會導致腎臟代謝功能減弱、濾過屏障受損。這個時候,選擇食物的標準就要看它是否經由腎臟濾過和代謝,是否會加重腎臟損傷和負擔。否則,連“多喝水”這個幾乎絕對安全又萬能的法子,對于高度水腫的腎病患者來說,都是不適合的。
那么,腎臟都要濾過和代謝哪些物質呢?
平均每分鐘腎小球要過濾100毫升左右血液,腎小管要重吸收99毫升,最終形成1毫升尿液,儲存到膀胱里,等待排出。過程中經由腎臟濾過和代謝的成分有:血液成分、代謝廢物、電解質與礦物質、葡萄糖與氨基酸、激素與酶、藥物與毒素、水分、有機物與維生素及特殊代謝產物。其中,血液成分主要包括血漿、血細胞和蛋白質。
以加快腎臟病進展的危險因素——尿蛋白為例。有尿蛋白的患者一般是腎小球濾過屏障出現損傷和(或)腎小管重吸收出現障礙。這個時候,過量攝入蛋白質,等于在腎臟的傷口上撒鹽,會繼續損傷腎小球的濾過屏障和(或)腎小管重吸收。
過量食用含有蛋白質成分的食物后,尿蛋白就會顯著升高,本來1個+,可能就變2+,已經轉陰的,可能就復發了。
但蛋白質是人體六大營養素之一,還要滿足日常能量供給。所以,對于腎病患者,通常建議每人每天不超過二兩(100g)為宜。想要更精準的回答,還需要進一步掌握病理類型、病情進展程度、腎功能狀況、營養需求和個人體質等信息。
當然,這還只是蛋白質,至于燕窩里的其他復合物質,碳水化合物和礦物質等,也會加重腎臟代謝負擔。
值得注意的是,要搞清楚某某食品是否能吃,除了要分析食品成分是否經由腎臟,患者朋友日常購買食品時,還要小心單一思維陷阱。
舉個例子,控糖面包聽起來是注重健康的食品,但對于兼有血瘀和腎病的人來說,長期食用依然是不適合的。因為在制作面包時,為了保持面包的烘烤膨脹力和口感,會加入黃油或植物油或起酥油等大量油脂。
再比如,一位剛剛遭受心梗的患者表示,從網上看到黑豆對血管好,于是長期自制黑豆豆漿,每天都喝。但殊不知,植物里也含有油脂,攝入過量的話,也會加重血瘀。
在“刻意強調的健康”之下,這些食品中的危險因素往往容易被忽視。
要了解飲食是否適合,關鍵在于了解腎臟的濾過和代謝功能,全面看待食品成分,如果實在不清楚,可以與主管醫生常聯系勤溝通。避免“病從口入”是慢病管理的第一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