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養生,腎臟健康一直備受關注。特別是中老年群體,補腎益腎的意識基本都有。相對來說,年輕人重視程度沒有那么高,也沒有那么普遍,好像尿毒癥、腎臟病是到中老年階段才會出現的健康危機。而近年來,相關調研數據顯示,尿毒癥的發病率已經呈現年輕化趨勢。
發現時多為晚期
尿毒癥是慢性腎臟病的終末期。簡單來說就是腎臟功能衰竭,患者的腎臟已經無法發揮功能,無法將人體內的代謝產物、廢物、尿素、肌酐和多余水分等身體廢棄物排出體外,導致人“中毒”的一系列綜合征。在很多人看來,尿毒癥這種病似乎應該是老年人才有的病,不會出現在我們年輕人身上。
一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慢性腎臟病的患病率為10.8%,平均每10個人里就有1個人患腎病;平均每10個尿毒癥患者中就有4個,患者的年齡在10-30歲之間。這個比例還是非常驚人的。
尿毒癥年輕化,無論對患者個人、對他的家庭,還是社會,影響都是巨大的。我們都知道,尿毒癥也被稱為慢性癌癥。患者需要長期透析或是等待腎源做移植。透析的話一周三次,說實話他可能就沒有時間去上班了,基本上就天天待在醫院里邊,正值壯年,沒辦法正常工作。腎移植的話,對家庭的負擔是很重的。另外長期被病魔困擾,對患者身心的折磨,對家屬的身心折磨都是非常大的。所以,對于腎臟健康,也要引起年輕群體的高度重視。
這是腎臟疾病的特點,發病隱匿。這也導致腎臟病知曉率低。我們國家有1.2億人患有慢性腎臟病,但知曉率只有12.5%。得了腎病,患者本人不知道,隨著進展,從腎炎到腎功能不全,血肌酐到了200、300μmol/L以后,會加速進展,很快就會發展到尿毒癥。
為什么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惹上尿毒癥?
一個是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等慢性病,高發和年輕化帶來的腎臟損傷,一方面也是生活飲食習慣方面的變化。
慢性病是生活方式病。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2024年美國癌癥研究協會(AACR)年會”上發布的研究顯示,與1950-1954年出生的人相比,1965年或以后出生的人出現加速衰老的風險高17%。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年輕一代的衰老速度可能比預期要快,這可能是由于早期暴露于各種風險因素和環境污染。疾病也一樣。
像熬夜,有些是工作原因,有些是個人習慣,熬夜打游戲、熬夜追劇、熬夜玩手機、熬夜打麻將、打牌;長期吃外賣,奶茶飲料當水喝、特別是冷飲;經常憋尿,過度疲勞,這里的疲勞是廣義的疲勞,包括體力疲勞、腦力疲勞、房勞過度、心理疲勞,這些都屬于疲勞;再加上吸煙、酗酒、亂服藥物、缺乏運動等。
再加上年輕人以為自己年輕,不需要體檢,輕視健康,即便出現問題,相對老年朋友來說,年輕人也更容易因為就醫延遲、不遵醫囑加重病情。像這次大s事件也是一樣。雖然她多次就醫,醫生也勸導她去大醫院治療,但是她有可能覺得自己沒有那么嚴重,自己忽視了,家屬也忽視了,造成了現在那么嚴重的后果。
如果出現以下情況,盡早檢查尿常規!
像尿液有不易消散的泡沫了,夜尿次數和夜尿尿量增多了,眼皮水腫、下肢腳踝水腫了,有人感覺乏力或者是腰酸耳鳴,記憶力下降,失眠多夢健忘,這些癥狀都是一些早期信號。
有人以前走路特別快,后來就感覺感覺到走一段時間就累,心慌,感覺體力不像以前那么好,兩條腿抬不動,就感覺綁了個沙袋似的,其實這是因為腎損傷以后,蛋白流失造成的。
還有的人說我近半年就感覺免疫力下降了,老感冒。還有人感覺口里邊有一些氨味或者一些口臭,這些都是早期的癥狀,建議盡早去做尿常規、血常規、腎臟B超檢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