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竹山縣廣袤的農業畫卷中,開溝施肥起壟宛如一部精心編排的三部曲,每一個環節都承載著煙農對豐收的殷切期望,奏響著優質煙葉生產的激昂樂章。這一連貫且精細的農藝流程,不僅是對傳統智慧的傳承,更是現代煙草種植技術與大自然深度對話的生動實踐。
在早春的暖陽下,煙農們帶著鋤頭走向那片即將孕育煙葉的土地。開溝的深度和寬度都有著精確的要求,較深的溝能夠為根系提供足夠的伸展空間,使其在土壤深處扎根穩固,從而增強煙株的抗倒伏能力;適中的寬度則保證了煙株之間不會因根系過度競爭而影響生長。煙農們沿著直線挖掘,溝壁整齊,溝底平坦,仿佛為煙葉的未來生長鋪設了一條條通往豐收的“高速通道”。
圖為開溝施肥場景
煙技員馮師傅站在煙田與煙農老張交流:“老張,煙田開溝完成后要抓緊施肥起壟呀。我給你的田塊示意圖上已經標注好每一塊田的具體施肥量,這都是我計算好的,按照我的要求今年你的煙不會差。”
精準施肥對煙葉的生長至關重要,而技術員的田塊示意圖猶如一支精密的“配方”,清晰的標注了每一種肥料的施肥量。有機肥是這場“營養盛宴”的基礎,腐熟的農家肥如雞糞、牛糞等被均勻地撒入溝底,它們富含有機質,能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為煙葉生長提供持久的養分供應。緊接著,煙草專用肥登場,根據土壤肥力檢測結果和煙葉生長需求確定精準的施用量。這些化肥中含有高濃度的氮、磷、鉀等元素,能快速滿足煙葉生長旺盛時期對大量養分的需求。將肥料與溝底的土壤充分混合,就像為煙葉打造了一個個營養豐富的“小搖籃”,等待著煙苗的到來。
圖為農機起壟場景
煙田起壟則是整個春耕的最后精彩華章。較好的壟體既可以提高土壤的疏松程度促進煙苗扎根存活也能在多雨季節促進煙田排水減少煙田的病害。過去多依靠人工進行起壟,壟體高度不夠起不到壟作的效果。近年來,竹山縣煙草專賣局(營銷部)一直致力于新型農機設備的推廣,從小白龍到小耕王再帶現如今起壟覆膜一體機。每一次新型農機的示范推廣都在減輕煙農的勞動強度,提高煙田勞作效率和質量。新型農機的推廣初步實現煙田農機與農藝的融合,也逐漸提高煙葉種植的機械化水平。
在整個開溝施肥起壟的過程中,煙農們如同藝術家在大地的畫布上創作。他們細心地觀察土壤的狀況,根據土壤的質地、濕度和肥力調整每一個步驟。例如,在黏重土壤中,開溝可能會適當加深一些,以增加透氣性;施肥時也會更加注重有機肥的比例,以改善土壤結構。而在沙質土壤里,則可能會在施肥后及時澆水,防止肥料流失過快。他們用雙手塑造著每一條壟的形狀,確保壟面平滑、壟體堅實,為煙葉的生長提供一個完美的“舞臺”。
煙葉生產中的開溝施肥起壟,是一個環環相扣、精細入微的系統工程。它融合了傳統經驗與現代科技,體現了人類對大自然規律的深刻理解和尊重。每一次開溝的深度、每一捧肥料的撒播、每一鍬土壤的堆積,都蘊含著對優質煙葉的執著追求。在未來的日子里,煙農們將繼續秉持這份匠心,在這片希望的田野上演繹著開溝施肥起壟的傳奇,書寫著煙葉生產的輝煌篇章。(圖片由劉平 甘孝兵提供)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