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米價已創下歷史新高,在個別地區、5公斤大米的價格超過五千日元,這相當于256元人民幣。
可該國輿論非但不反思自省,一些日本網民還把問題推到中國人的頭上,實在是讓人無語。
據日本《每日新潮》雜志4月18日的消息,日本今年的米價一直在飆升。
截止4月18日,沖繩等地5公斤裝大米價格已超過五千日元,多地米價也在這個價格周邊徘徊,隨時有再創新高的可能。
農林水產省對此的應對策略是:把國有的儲備大米投入市場,想通過增加供給的方式來穩定米價。
但結果讓他們大吃一驚,因為儲備大米投入市場后,米價不降反升,民眾抱怨說在市面上根本就買不到。
這是什么原因呢?
實際上日本并不缺糧,投入的儲備糧食也沒有流入市場,而是被米商屯在倉庫里!
此前有多家日本媒體宣稱,米價上漲是因為2024年出現極端高溫天氣,導致收成不佳、大米減產。
但農林水產省在本月初公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日本稻谷并沒有減產,相比前年還增產了18萬噸,無論如何都算得上是好收成。
說的更明白一點,日本這一輪的糧荒不是天災、而是人禍,是官商勾結囤積居奇、制造恐慌牟取暴利的結果。
客觀的說,糧商光是囤貨惜售壟斷不了市場。想要控制米價,還必須掐斷供應源頭、不允許民眾從國外進口。
而日本對進口大米實施免稅配額制,超出部分每公斤要征收341日元高額關稅,正好起到了這個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長年實施反華教育,有什么事往往會怪到中國人頭上,而這次也不例外。
米價上漲的輿論發酵后,一些日本媒體和專家借機重彈反華論調,宣稱是中國進口了太多的日本大米,才害的日本人沒有米吃。
這種鬼話反智程度過于明顯,本不該有人相信。但部分日本民眾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把這些專家的話當真了。
一些日本網民還與之唱和,有人信誓旦旦的在貼文中說,中國買家高價收購日本大米,國內的流通業者是從中國人手里批發,而不是從超市拿貨。
類似的言論沒有給出任何證據,但明顯挑動了其它人的神經,很多人都留言大罵中國人。
那中國到底進口了多少日本大米,是否對日本的米價產生了影響呢?
公開資料顯示,2023年中國進口的日本大米僅為0.041萬噸,同期出口給日本的大米卻有7.24萬噸。
2024年1月至7月,中國進口日本大米減少至0.014萬噸,同期出口給日本的大米為2.5萬噸。
相關數據已經說明了問題,中國進口的日本大米極少,出口的卻相對較多。
雖說這不過是正常的貿易行為,但離了中國,日本的米價只怕會更高,該國民眾應該學會感恩才對!
分析認為,日本政府若真想解決米價上漲的問題,最佳方案是從打破國內壟斷、改革關稅政策入手。
而轉移矛盾、煽動民粹,將問題歸咎于中國恐怕于事無補,只會事與愿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