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滬上阿YI
不久之前,一段名為“甲亢哥重慶夜景上大分”的視頻火遍全網。鏡頭中,重慶洪崖洞的璀璨燈火與兩江交匯的流光溢彩,一時間成為了全球關注的焦點。
同樣在在幾天前,長安汽車冠名了無人機表演秀,助力重慶城市頂流無人機表演常態化。這一舉措既為城市文旅注入科技感,也讓這家扎根重慶40年的車企再次成為焦點。
重慶,這座“8D魔幻城市”,已成為中國文旅與經濟活力的代名詞;而長安汽車,則用一場“空中宣言”宣告:企業與重慶緊密相連,也必將隨著重慶沖高的勢頭一道,一飛沖天。
從“引進來”到“自己干”
1984年,長安汽車正式開始進入民用汽車領域,成為中國汽車產業“引進來”的先鋒。先后與與福特、馬自達、鈴木等當時來自美國、日本等汽車發達國家的品牌攜手建立合資公司,不僅讓長安積累了制造經驗,更推動了中國汽車產業鏈的成熟。
截至2024年,長安合資品牌年銷量仍貢獻顯著。但長安從來不是那個只奉行拿來主義的汽車品牌。長安汽車的目標,一直是學到先進的技術,壯大中國的汽車工業。
2017年,長安啟動“第三次創業——創新創業計劃”。
以“香格里拉”(新能源)、“北斗天樞”(智能化)、“海納百川”(全球化)三大計劃為核心,開啟全面轉型。
此后,長安汽車正式推進自有技術的進化。在燃油車領域內、集強勁動力與超低能耗的藍鯨動力為,成為了長安打響技術突破的第一槍。
隨之而來的,是電動化品牌與產品矩陣的快速成型。深藍、阿維塔、啟源三大品牌覆蓋中高端至主流市場,2024年新能源銷量達73.5萬輛,同比增長52.8%。
隨后,長安汽車馬不停蹄地推進智能化技術的與架構的搭建。中央環網架構SDA、天樞AI大模型、APA7.0無人泊車等技術落地,2024年申請專利數達到了3365件,智能化專利量居行業榜首。
2024年,長安汽車總銷量268.4萬輛,營收2767億元,海外銷量53.6萬輛,穩居中國品牌前三。自此,從引進來學技術,到自己干創領先,長安汽車用40年的時間,在重慶實現了自身的完美蛻變,真正成為了中國汽車工業快速前進的領軍者之一。
但,銳意進取的長安汽車并不滿足于此,他們的目標從地面轉移到了天空,從汽車制造商到“立體出行科技公司”,長安汽車的目標是“起飛”。
低空經濟,長安的“第二增長曲線”
2024年12月,長安與億航智能簽署協議,宣布未來5年投入超200億元研發飛行汽車、按照長安的規劃,首款飛行汽車產品計劃于2025年底試飛,2028年量產人形機器人。
這一布局標志著長安正式進軍低空經濟,探索陸海空立體出行生態。
看起來有些突兀,但其實這正是未來汽車產業的一個重要分支方向。此前,包括小鵬在內的多家新造車企業,都已經將目標放在了這個地方。而長安汽車率先布局,正是為了在日后可能的低空經濟產品體系的爭奪中,提前布局,占據有利位置。
但更重要的是,作為新興技術成果的飛行汽車,在打造的過程中,本身就會推動企業實現更前沿技術的研發與普及、以及廣泛的應用。
比如,飛行汽車所需的感知技術、AI算法與車載系統,可直接賦能地面車型的智能駕駛輔助功能與交互體驗。
與此同時,低空經濟涉及電池、材料、通信等領域,將與長安現有新能源技術形成互補。
更重要的是,通過高端科技標簽,將毫無疑問地將有可能回過頭來,賦能包括阿維塔、深藍、啟源等品牌的智能化形象。
因此,對于長安汽車而言,飛行汽車項目僅是起點,長安汽車的目標從來都是致力于打造“數智新汽車”——兼具移動空間、計算終端、儲能單元等多重功能,連接“人-車-家-辦公”全場景。
也就是,永遠看遠一步,永遠前瞻未來。
全球化,從重慶到世界的“三級跳”
隨著中國汽車產業的逐漸成熟與壯大,不僅僅滿足國內市場的爭奪,而是將目標投向全球市場,是一個中國汽車大廠蛻變成為全球汽車大廠的必經之路。而長安汽車也早已開始推進自己的全球化道路了。
2024年,長安汽車在海外市場的銷量快速增長,達到了53.6萬輛。
2024年,長安海外營收324億元,同比增長57.9%,新能源占比提升至46.5%。其目標不僅是賣車,更通過技術合作(如華為智駕、寧德時代電池)構建全球生態,向“世界一流汽車品牌”進發。
而在2025年,長安的全球化戰略以“1+5+2”為框架,海外銷量100萬輛、
與此同時,長安汽車在全球范圍內的產業布局也已經初步展現出成果。泰國羅勇工廠投產右舵車,獨聯體KD項目落地;歐洲品牌發布會、巴西子公司設立、中東非三大品牌導入、新建8個海外經營主體、550個渠道網點,物流網絡覆蓋28條線路。
毫無疑問,長安汽車已經準備好,從重慶出發,走向全球市場。
從洪崖洞的無人機表演到曼谷工廠的機器轟鳴,從藍鯨發動機的轟鳴到飛行汽車的試飛倒計時,長安汽車的每一步都在重構“車企”的邊界。
從地面競爭到低空經濟的立體布局。從燃油車龍頭到智能化與新能源的“雙輪驅動”,從重慶名片到全球市場的中國代表。長安汽車,正在一條正確的道路上加速奔跑。
而對長安汽車而言,自身品牌的快速“起飛”,不僅是技術的飛躍,更是一家中國車企在全球產業變革中爭奪話語權的縮影。有理由相信,不管兩大車企的重組最終走向何方,長安都會沿著既定的目標前進,就像前一個163年那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