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一名云南網友反映昭通市昭陽區省耕山水公園有人投毒,導致多只寵物狗中毒。4月20日,記者從轄區警方處證實,已有部分寵物狗死亡,警方已介入調查。
毒殺動物,究竟為何?
熟肉夾帶藥物疑有人惡意投毒
20日,當地一位居民告訴記者,4月18日晚,多人在省耕文化公園的小道上遛狗,當晚多只狗狗出現中毒癥狀。主人們紛紛將寵物狗送往附近的動物醫院進行救治,但有多只狗狗死亡。19日上午,居民們前往公園查看,在小道草叢中發現大量摻有毒物的豬心肺和骨頭,于是有人報案。
一位居民向記者介紹,自己姐姐家的寵物狗是第一個死亡的,當晚,姐姐來電說狗狗拉稀了,沒過多久,狗狗就無法站立、開始抽搐,“我讓她趕緊催吐,都沒想到是中毒。后來看群里才知道,好多人說狗狗拉稀、嘔吐、抽搐,然后趕緊送到寵物醫院,結果還是沒能救回來。”
有居民向記者提供了一份統計表格,上面顯示,截至4月19日,已發現18只中毒狗狗,其中7只死亡。
該受訪者還提醒,狗的天性就是到處嗅聞,業主們出門遛狗時一定要牽好狗、戴好嘴套,防止狗狗誤食。同時人們也擔心,公共場所投毒的行為會不會對人也造成危害,“有學校會組織去公園游玩,萬一是小朋友碰到了怎么辦?”
20日下午,當地一家動物醫院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這幾天他們收治了十幾只在省耕文化公園中毒的狗,“有的狗送來時已經不行了,死了的大概有七八只。”該工作人員還表示,經他們檢查,狗狗應該是死于破壞凝血功能的藥物。
記者聯系轄區派出所,工作人員表示,此事正在調查處理中,有結果了會通知受害寵物主人。
毒殺犬只事件頻發
背后原因為何?
有愛寵人士分析,社區矛盾是引發此類悲劇的重要因素之一。有人受不了犬吠,就將狗狗毒殺;有人厭惡寵物的排泄物,憤而買藥投毒。
“還有部分投毒者存在扭曲的心理,他們從傷害寵物的行為中獲得一種變態的滿足感。他們漠視生命的珍貴,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寵物乃至寵物主的痛苦之上,這種行為嚴重違背了基本的道德準則。”一位愛寵人士說。
北京德和衡(上海)律師事務所邢芝凡指出,毒殺寵物的行為嚴重違背社會公序良俗,惡化社會風氣,對群眾尤其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產生嚴重負面影響,還可能滋生網絡暴力、非法交易等違法犯罪行為。
在上海誠康律師事務所主任張大成看來,毒殺寵物的行為可能涉嫌構成違法犯罪。從刑事責任角度來看,行為人可能涉嫌投放危險物質罪。
“刑法規定,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條規定,前述行為若造成人員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張大成說,毒殺他人寵物,系對他人民事財產權益的侵犯,還應當承擔相應的損害賠償責任。
“不過,目前我國對寵物保護的法律法規還相對滯后。”張大成注意到,在刑法中,只有故意毀壞他人財物價值達一定數額時,才會構成犯罪。而寵物的價值評估往往存在較大爭議,很多情況下,毒殺寵物的行為難以達到刑法中故意毀壞財物罪的立案標準。在民法方面,雖然寵物主可以要求毒殺者進行民事賠償,但賠償金額通常只限于寵物的購買價格以及部分醫療費用,對于寵物主所遭受的精神損失,難以得到充分的賠償。
司法實踐中,已有人因毒犬被判刑。2021年11月,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某小區居民沙某、王某因不滿小區業主在遛寵物犬過程中放任犬只在小區草坪上肆意拉尿,向小區草坪等公共區域投放涂抹鼠藥的食物毒殺犬只,導致11條犬只中毒死亡。
不久,沙某、王某被公安機關抓獲,二人對自己的行為供認不諱。2022年6月,法院以沙某犯投放危險物質罪,判處有期徒刑3年7個月;以王某犯投放危險物質罪,判處有期徒刑3年半。
天津市公安局薊州分局打擊犯罪偵查支隊副支隊長賈永立介紹,在實際案例中分多種情況,既要看犯罪嫌疑人的主觀目的,又要看他的客觀行為造成了什么后果。結合他們之前的辦案經驗,對于毒殺犬只的行為,基本上按投放危險物質罪受理報案然后立案偵查。
受訪專家認為,向他人犬只投毒的行為,是否具有觸犯刑法并構成犯罪的危害性,需要根據個案具體分析。
在張大成看來,一些人認為“用異煙肼毒殺犬只不犯法”其實是無稽之談,使用異煙肼故意毒殺他人的寵物狗系違法行為。寵物狗屬于個人私有財產,若毒死他人的狗,造成公私財物損失五千元以上的、毀壞公私財物三次以上的、糾集三人以上公然毀壞公私財物的以及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構成故意毀壞財物罪。
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田剛認為,構成投放危險物質罪,一般要求投放的物質對犬類和人類都具有毒害性,但在造成大量犬只死亡的重大財產損失情形下,投放物質哪怕對人類不具有毒害性,也可能構成投放危險物質罪。情節嚴重的判定,主要根據投放的次數、投放的數量、投放物質的毒害性程度、投放造成的危害后果等情節來綜合判定,并不是一概按照犯罪認定,情節輕微的可予以治安處罰。
“當行為人在公共場所投放對犬類和人類都具有毒害性的物質,意圖毒殺犬類,但是被人類誤食時,一般按照投放危險物質罪從重處罰,如果造成人員重傷、死亡的嚴重后果,將按照投放危險物質罪的結果加重犯予以認定。”田剛說。
來源:央視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