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美欣
在吉林省松原市的街頭巷尾、鄉村院落,一抹抹藏藍身影用行動詮釋著“人民公安為人民”的莊嚴承諾。年初以來,松原公安以民生警務為抓手,將“守護”二字融入百姓生活的點滴,用一次次挺身而出、一件件暖心小事,讓平安的底色更厚重,讓城市的溫度觸手可及。
1月11日20時,中東警務站內一陣急促的鈴聲打破了冬夜的寧靜?!扒笄竽銈兛炀染任遗畠?!”一位母親顫抖著求助。民警田淏與輔警欒宇毫不猶豫啟動警車,拉響警笛,載著患者和家屬一路疾馳。原本十幾分鐘的車程,僅用8分鐘便將突發急癥的女孩送至吉林油田總醫院急救中心,為患者爭得了寶貴的救治時間。
這樣的生死競速并非孤例?!拔夷赣H離家出走,可能要自殺……”1月25日,經開公安分局轄區一名女子卻因疾病纏身欲跳樓輕生,在16樓天臺,興原派出所輔警孫小龍趁輕生女子不備,果斷將其撲回,成功將輕生女子救下,避免了一場悲劇發生。而在3月2日的濱江一號小區樓頂,寧江公安二分局濱江派出所教導員田喬木一句“大爺,您最愛吃的豆包蒸好了!”在輕生老人愣神瞬間,他飛身翻越17樓護欄,死死拽住老人手臂,帶老人脫離險境。3月31日,寧江公安二分局毛都派出所副所長高平和同事僅用20分鐘將服藥輕生男子送醫救治,并幫助尋找醫院緊缺藥品,在黃金搶救時間內將男子從危險邊緣拉回……
年初以來,松原公安嚴格落實“1、3、5分鐘”快速反應機制,合理布置警力,實行屯警街面、動中備勤、動中處警、響應支援等機制,用“公安速度”守護群眾平安。
2月8日清晨,扶余市公安局交巡警大隊民警巡邏至市場時,發現八旬老人正顫巍巍地搬運年貨。“大爺,這袋米我們扛!”民警們化身“搬運工”,將貨物整齊碼進警車,攙扶老人上車后一路嘮著家常護送回家。老人摸著民警凍得通紅的耳朵,淚光閃爍:“謝謝孩子們!”
這樣的溫情時刻在全市各地時常上演。2月19日,寧江公安二分局建設派出所民警賀新接到迷途老人后,一邊用熱水暖手,一邊翻找老人衣兜,最終從內襯口袋摸出褶皺的身份信息卡,20分鐘便聯系上家屬。2月25日,兩名學生攙扶走失老人走進扶余市公安局交巡警大隊治安崗亭,民警迅速鎖定老人住址,家屬趕來時緊握民警的手哽咽難言。
在扶余市三岔河鎮,民警的調解簿上記著這樣一樁“小事”:劉大爺因孫大哥門前柴草占道,抄起鐵鍬要“理論”。民警三顧茅廬,請來村里老支書當“和事佬”,從“六尺巷”典故講到村規民約,最終孫大哥主動清走柴草,兩家人圍坐炕頭喝起了和解酒。
這場看似尋常的調解,正是松原公安踐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縮影。年初以來,全市公安機關深入群眾化解各類矛盾糾紛1100余件。民輔警們用“腳底板”走出和諧路,讓“楓橋經驗”在松原沃土生根發芽。
3月26日傍晚,長嶺縣公安局東嶺派出所內上演了一場“與騙子賽跑”的分秒較量。吳女士沖進接警大廳時,手機屏幕正頻繁閃現異常操作彈窗?!皵嗑W!卸載!”民警宋壯搶過手機卸載遠程控制軟件,同步凍結賬戶,30分鐘阻斷3萬元資金流失。
這場與詐騙分子的賽跑背后,是松原公安構建反詐“防火墻”,守護群眾“錢袋子”的生動實踐。年初以來,全市公安機關預警勸阻超9萬人次,及時止付賬戶700余個,止付金額1800余萬元,挽損金額超400萬元。
“藏藍守護”的溫暖更體現在服務窗口。扶余市公安局更新派出所為趕火車的王某10分鐘辦好臨時身份證明;乾安縣公安局道字派出所民警帶著相機走進病房,為身患疾病無法自主行動的老人呂大娘調整十余次拍攝角度,用時3天辦好身份證,解了呂大娘低保報銷的燃眉之急。年初以來,松原公安通過“綠色通道”辦理急難證件270余件,讓“數據跑”代替“群眾跑”,切實提升群眾獲得感。
“危難時刻伸援手,公正執法暖人心”。2月13日,寧江公安一分局前進派出所民警張軒碩接過早餐店主王先生的錦旗時,眼前浮現出1月26日深夜的場景:他和同事們打著手電在積雪中搜尋將近一個小時,終于找到肇事車輛碰撞牌匾的漆片,讓逃逸司機李某心服口服承擔賠償并接受處罰。
年初以來,松原公安累計收獲錦旗80余面,解決群眾急難愁盼1100余件,一面面鮮紅的錦旗上,寫滿“警心暖民心”的生動注腳。
從護航生命的警笛長鳴,到田間調解的苦口婆心,從反詐前線的爭分奪秒,到服務窗口的暖心微笑,松原公安用“民生警務”這支筆,在每寸土地上書寫著“守護”的溫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