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穿紅襖的人形機器人當“司儀”,市領導來主婚,香港明星來證婚……4月19日,在臨泉縣體育場,數千名觀眾和數萬名網民通過現場和線上見證,向參加阜陽市第五屆“零彩禮、低彩禮”集體婚禮的20對新人送上溫馨祝福。
人形機器人引導新人入場
阜陽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白曉云在主婚時說,見證幸福本身就是一種幸福。他祝福新人們互敬互愛、互諒互助,把柴米油鹽過成詩情畫意,把雞毛蒜皮過成春花秋月。
雜技絕活迎親來、歡快的嗩吶送親去。現場有一對自稱“絕配”的新婚夫婦,新郎柳耀宇來自中國雜技之鄉臨泉縣長官鎮,新娘馮雪榮來自嗩吶之鄉臨泉縣瓦店鎮。這對小夫妻在集體婚禮現場感受到了鄉親們的熱情。新郎柳耀宇說:“俺這婚禮真排場,幾個沒結婚的哥們都羨慕,也想參加這樣的集體婚禮!”新娘馮雪榮說:“既然相愛就要過一輩子,世上最珍貴的彩禮就是百年好合,真摯情感讓婚禮更簡樸,也讓婚姻更珍貴!”
據悉,阜陽市已通過市縣聯動舉辦過四屆“零彩禮、低彩禮”集體婚禮,共160余場,2100多對新人喜結良緣,其中包括37對市外新人和1對跨國婚姻。每場集體婚禮均邀請央媒、省媒進行線上直播報道,場均觀看人數達130萬人次,對抵制高價彩禮、倡導文明新風起到了良好的宣傳示范作用。
記者手記:
這場婚禮為何會讓人難忘?
在臨泉縣體育場的綠色草坪上,20對新人并肩而立,身后是新朋好友及數千觀眾的溫馨祝福。這場融合了傳統與科技、樸素與隆重的集體婚禮,像一面棱鏡,折射出當代年輕人對婚姻的重新定義,也映照出社會對婚俗改革的深層期待。
當阜陽市委常委白曉云以“百年好合”為關鍵詞致辭時,臺下許多新人握緊了彼此的手。沒有“天價彩禮”的討價還價,沒有“攀比排場”的壓力,這場婚禮的核心回歸到婚姻的本質:承諾與陪伴。
采訪中,一組數據令人印象深刻:前四屆集體婚禮中,有37對市外新人甚至1對跨國婚姻夫妻專程報名。
當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用實際行動做表率,“抵制高價彩禮”便不再是口號,而成為一種主動選擇。正如白曉云所言,“一家好故事”終將匯成“一城好風景”。(大皖新聞記者 張洪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