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作為一國領導者,竟然也上了“專家”的當。
這波突如其來的關稅戰,看似是特朗普一人操縱,實際上背后離不開一個人,他就是“專家”章家敦。
如果不是對方的一副煞有介事的分析,特朗普恐怕不會執意對中國出手……
爽文寫手章家敦
可能有不少人根本沒聽過章家敦這個名字,但大家應該都聽說過曾盛行于西方智庫和政治圈的“中國崩潰論”。
“中國崩潰論”這一名詞,就是源于章家敦所寫的、并出版于2001年的《中國即將崩潰》一書。
不僅如此,章家敦還在出版此書后的二十幾年間,不斷預言中國經濟政治體系即將崩潰。
從最初斷言中國最多只能維持5年,到后來自我辯解稱:“預言是對的,只是時間算錯了。”直至中國網友戲稱他為“中國駐美戰略忽悠局局長”。
不過,這絲毫不影響章家敦所持的“中國崩潰論”在美國依舊頗有市場。
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這位祖籍中國江蘇、出生于美國的法學博士,雖然在中國生活了近20年,卻依然不懂中文。
章家敦本人是不具備單獨閱讀中文書籍報刊能力的,他的工作生活范圍基本局限在上海和香港兩地,日常接觸的人也多為企業人士和工作人員。
嚴格來說,章家敦對于中國其他地區的發展狀況以及人文風貌,就算不是一無所知,至少也是知之甚少的。
而他創作的素材,大多來自雜志小報上的只言片語、街頭巷尾的道聽途說,當然也有他刻意搜集、然后斬頭去尾的一些負面信息,如此七拼八湊,成就了一篇在西方市場上吸睛的爽文。
可想而知,這樣一個對中國一知半解的人,怎么可能是通曉中國問題的專家?而他寫的對中國經濟和政治問題的分析、結論、以及做出的推測,又怎么可能反映出真實的情況和準確的趨勢?
可是,盡管現實已經打臉二十幾年,但西方就是有人愿意相信!
不但愿意相信,在該書剛出版的最初幾年里,有些西方媒體和院校甚至還將章家敦所持的中國崩潰論,抬升到了國家戰略的高度。
于是,《中國即將崩潰》一書很快就在熱捧之下登上了暢銷書排行榜前列,先后翻譯成多國文字于多個國家發行。
而作者章家敦自此不但頻頻出現于電視訪談鏡頭中和大學講座講壇上,甚至一度還被美國國會奉為座上賓,受邀參加了聽證會。
爽文被包裝成國策
明眼人都可以看出,章家敦的成功并不是基于他的學識見解,而是基于他的論調恰好契合了西方某些人的政治需要。
直到今天,作為特朗普經濟顧問的史蒂芬·米蘭仍舊是這一論調的追捧者。
他以章家敦的崩潰論為基礎,精心構筑了一套對華的關稅策略,并強烈主張用提高關稅的方式,迫使中國接受美國提出的條件。
按照他的理論、或者說是他從崩潰論里得出的結論:目前,中國地方政府負債率和居民負債率均已達到極限值,隨時都有可能引發整體經濟的崩盤。
鑒于這一危險狀況,中國政府在面臨美國提高關稅時,將不得不選擇讓步并賠償美國一定的貿易逆差損失。
米蘭作出這一預測的實證依據是:2018年中美首次貿易戰時,中國并沒有發起全面反制,反而選擇了忍讓。
但他不知道的是,這七年來,中國已經暗暗做足了全面“去美化”的準備。
中國一方面積極尋求歐盟和東盟的出口市場替代,另一方面又大面積鋪設了東南亞和非洲的產業鏈。
這樣一來,即使徹底失去美國市場,中國的出口貿易依然能夠保持堅挺。與此同時,產業鏈的提前布局也使得中國仍能牢牢把控著全球供應鏈。
至于債務風險方面,一是負債率本身沒有外界宣揚的那么高,二是中國政府也推出了一系列化債措施,以及優化營商環境、刺激居民消費、促進經濟內循環的政策,以慢慢消化債務。
相信以現今中國經濟的韌性、政府的高效、人民的團結,是足以戰勝與美國貿易脫鉤后產生的經濟困難的。
所以,特朗普采納米蘭的提議,對中國施以關稅大棒,最后只能以美國的落敗而告終。
當然,美國不是沒有真正的專家能看清中國崩潰論的荒唐以及米蘭理論的不切實際的,因此他們也有不少人提出過反對意見。
奈何別人信不信章家敦的中國崩潰論、米蘭的關稅策略不重要,重要的是特朗普信。
當作為總統的特朗普都被忽悠瘸了,那么又有誰能扶住美國不跌倒呢?
其實,自從中國成立以來,美國對中國的誤判不止這一次,這是他們對擁有五千年文化沉淀國度的無知造成的。
當他們發現對其他國家有效的手段,唯獨對中國卻毫無效果的時候,中國則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所以,奉勸特朗普一句,既入窮巷,該掉頭就要掉頭,認輸不丟人,哪天把美國家底都賠個精光才會被真正釘在歷史恥辱柱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