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趙志鋒 通訊員 丁祥海
近日,甘肅省武威市人民檢察院印發《關于推進公益訴訟檢察高質效辦案的實施辦法(試行)》(以下簡稱《實施辦法》),聚焦公益訴訟案件辦理質量、效率與效果的有機統一,通過機制創新、資源整合與數字賦能,為守護公共利益提供制度化保障,努力打造公益訴訟檢察的“武威樣本”。
《實施辦法》明確高質效內涵,以“三個善于”破解實踐難題。公益訴訟高質效辦案需以“可訴性”為核心,將“三個善于”融入辦案全流程,通過統籌案件實體公正、程序公正與社會公正,推動實現“案結事了政和”的目標。針對不同案件類型,創新建立行政公益訴訟案件繁簡分流機制,精準施策提升司法效能。對事實清晰、危害較小、整改難度低的案件,優先通過磋商程序結案,縮短辦案周期,降低行政成本;對群眾反映強烈、涉及多部門職責交叉、整改阻力大的“硬骨頭”案件,采取全面調查、檢察建議、提起訴訟等“組合拳”,強化監督剛性。辦法還明確了層級分工明責任,由市級檢察院集中辦理重大、跨區域案件,基層檢察院立足屬地優勢,聚焦本地生態、食藥安全等民生領域精準發力,形成上下聯動的辦案格局。
《實施辦法》提出“案卷評查+實地評查”常態化機制,強化質量管控,以多維評查筑牢辦案根基。通過自主檢查、交叉檢查、專項檢查等方式,全面評估案件辦理的合法性、規范性與實效性;以檢察建議落實情況為標尺,推動問題整改“清倉見底”,并通過公開聽證、代表委員參與、志愿者監督等舉措,增強司法透明度與社會公信力。
《實施辦法》提出“公益訴訟辦案+品牌打造”雙軌模式,強化數字賦能、打造品牌案例,以精品化引領示范效應。注重培育具有示范意義的精品案件,通過“個案辦理—類案監督—系統治理”路徑,推動行業性、區域性問題源頭治理。依托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構建“智能線索發現—精準研判—協同治理”機制,提升公益保護的預見性與精準度。
在注重內外協同,凝聚監督合力方面,《實施辦法》明確向上爭取支持,定期向上級檢察機關匯報重大案件進展,爭取政策指導與資源傾斜。向下扎根基層,發揮“益心為公”志愿者平臺作用,廣泛吸納社會力量參與線索提供、整改評估等環節,形成公益保護“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