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從4月2日已經發動了對于全球的關稅戰,實際上美國已經通過“一刀切”的方式,對于所有進口鋼鐵和鋁制品加征25%的關稅。美國在去工業化的過程中,已經喪失了傳統鋼鐵和鋁材的競爭力,不過如今美國還是不死心,試圖通過加征關稅的方式來恢復美國的金屬冶煉產業鏈,實際上是屬于異想天開,因為僅僅勞動力成本就是美國傳統金屬冶煉產業所無法承受的,加上企業的配套設施不全,因此如今的美國必須面對進口金屬材料,隨之而來的就是相關后續產業的成本激增。
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已經正式簽署了“奧庫斯”協議,美國和英國聯合為澳大利亞提供攻擊型核潛艇,實際上原本澳大利亞是從法國購買常規動力潛艇,最終被美國挖了墻角。從澳大利亞公布的信息來看,將會投資數千億美元裝備攻擊型核潛艇,以及部署,因為除了核潛艇本身之外,還有配套港口的建設,以及輔助設施的建造等,從而成為了澳大利亞有史以來最大的武器裝備采購項目。無論澳大利亞如何解釋,都素無法改變澳大利亞要利用攻擊型核潛艇來對付中國的戰略意圖,在美國積極圍堵和遏制中國的時候,澳大利亞是一點都不裝。
隨著美國加征關稅,澳大利亞要利用攻擊型核潛艇對付中國就要付出更多的代價,因為材料成本升有已經是必然。雖然澳大利亞擁有豐富的鐵礦石資源,但是澳大利亞本身沒有鐵礦石的提煉能力,為此只能通過出口鐵礦石攫取利益。實際上中國是澳大利亞鐵礦石的最大的買家,但是澳大利亞利用出口鐵礦石攫取了的利潤轉頭就購買美國的武器裝備,因此是典型的“吃飯砸鍋”的角色,如今的澳大利亞還樂在其中,凸顯了澳大利亞緊跟美國的戰略。
澳大利亞原本購買潛艇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想到美國會發動關稅戰,雖然澳大利亞沒有對美國進行對等報復,卻還是無法阻止美國進口鋼鐵成本的增加,美國對于鋼鐵加征的25%的關稅,會體現在澳大利亞購買美國攻擊型核潛艇的成本上,對于澳大利亞來說將是一個巨大的負擔。美國發動關稅戰,不僅僅是增加了鋼鐵原材料的成本,而且還有許多材料的成本會增加,也有許多稀土材料的供應會陷入被動的局面,因為中國為了反制美國的關稅戰,已經開始對于稀土材料出口進行管制。
澳大利亞是美國的鐵桿盟友,在美國圍堵和遏制中國的時候,澳大利亞甘愿沖到第一線,從而成為美國的棋子,作為美國的棋子就需要付出代價,就跟烏克蘭一樣,烏克蘭為了美國的戰略,甘愿和俄羅斯長期沖突,如今烏克蘭還要出賣烏克蘭的礦產利益,從而償還美國提供的軍事援助,烏克蘭的悲慘遭遇,已經暴露了作為美國盟友的代價,不過澳大利亞還是堅持購買攻擊型核潛艇,如今的澳大利亞就已經要擔心成本的激增問題,可謂是求錘得錘的結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