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
網絡沒有現在發達,
人們在旅途中,習慣性聽廣播。
在廣播圈也有自己的名人,不禁想起曾經的萬峰,
三十年前,他的《伊甸園信箱》火遍江浙滬,
犀利的嗓音陪無數人熬過深夜。
后來又輾轉電視臺,做客節目當評委,
做心理分析師,他的點評一針見血,后來退休了,
也不經常出現在大眾眼前,那么如今他怎樣了呢?
01
要說萬峰的輝煌,得先回到上世紀90年代的杭州。
彼時,由他主持的《伊甸園信箱》在浙江廣播電臺紅極一時,
火爆程度簡直一塌糊涂。
節目是深夜檔,專門聊情感和性教育,
話題大膽,聽眾卻愛得不行。
大學生們躲在宿舍被窩里,
偷偷調收音機,生怕錯過萬峰的每句話。
他的聲音不溫柔,甚至有點刺耳,
點評起聽眾來從不留情面。
有人打電話訴苦,他能直接點出對方的問題,毫不繞彎子。
節目收聽率一路飆升,從而成為杭州電臺的王牌節目。
報紙上開始對他進行報道,
稱其為“電波怒漢”,亦有人將他喚作“大齡憤青”。
聽眾來信像雪片一樣飛來,分享自己的故事,
也等著萬峰的“毒舌”點撥。
那時候的電臺,是無數年輕人的精神出口。
20世紀90年代,社會風氣初開,
情感話題尚蒙著一層神秘的面紗。
萬峰的節目像一把鑰匙,打開了大家的心門。
他的犀利不只是為了節目效果,
更因為他真心想幫聽眾解決問題。
廣播圈的同行提起他,都說他風格獨一無二,
但也有人覺得他太嗆,容易得罪人。
節目火了沒幾年,投訴電話也多了起來,
有人說他說話太狠,不留余地。
可越是這樣,他的粉絲越鐵,
覺得他敢說真話,是個真性情的人。
02
電臺的成功讓萬峰的名字傳到了電視圈。
2000年后,他開始出現在各種綜藝節目里。
上海東方電視臺的《笑林大會》請他當評委,
浙江衛視的《為愛向前沖》讓他做心理分析師。
他的風格一點沒變,點評嘉賓時照樣不客氣。
有一期相親節目,男嘉賓夸自己多金多才,萬
峰直接懟:“錢多不代表人品好,別在這兒自賣自夸。
現場氛圍略顯尷尬,然而觀眾卻忍俊不禁,
他們覺得他的話語一針見血。
后來,他在《言直大作戰》里跟年輕人辯論社會熱點,
觀點犀利到讓對手啞口無言。
媒體報道說他“語不驚人死不休”,
觀眾也分成兩派:一派覺得他刻薄,
另一派認為他敢說別人不敢說的。
電視中的萬峰景象風光旖旎,盡顯無限魅力,
然而與之相伴的爭議也接踵而至。
他的點評不只針對嘉賓,連當紅明星也沒放過。
他曾說某演員適合演反派,不該演英雄角色,
還批評某二人轉演員的表演方式。
這些話被網友整理成“萬峰語錄”,在網上傳得沸沸揚揚。
有人覺得他太過分,嘩眾取寵,
有人卻覺得他眼光獨到,敢講真話。
2010年,網上還傳出他再婚的消息,
說他跟第一任妻子離婚,
娶了個比自己小24歲的上海女子。
消息來源是個自稱電臺同事的人。
媒體想找他求證,他卻閉口不談,
只說想把精力放在節目上。
輿論的風波沒停過,但萬峰似乎從不在意,
繼續用他的方式主持節目。
03
要懂萬峰為什么這么“硬”,得看看他年輕時的經歷。
他1946年出生在北京,家里卻不平靜。
父親曾在國民黨部隊醫院工作,
后來投靠了解放軍,政治背景讓家庭生活復雜。
萬峰小學還沒念完,父母就離婚了。
母親為了保護他和兄弟姐妹,帶著他們從北京搬到福建廈門,
投靠了當醫院院長的姨夫。
從此,萬峰的童年就在廈門扎了根。
他性格活潑,對新鮮事物總有好奇心,
學習成績也好,母親一直為他驕傲。
高考時,他本來想學醫,卻因為家庭背景被拒,
最終考上了北京林業大學,又回到了北京。
大學二年級,
萬峰偶然在收發室看到一封寫錯名字的郵件,
里面裝著糧票。
他熱心幫忙找收件人,沒找到,就把糧票寄了回去。
這件事讓他跟遠在杭州的裘美枝聯系上了。
兩人通過書信聊得投機,慢慢成了筆友。
兩年后,萬峰回廈門探親,
路過杭州時跟裘美枝見了面。
他們在西湖邊逛了一天,聊得不亦樂乎。
不久后,兩人結了婚。
大學畢業后,
萬峰被分配至青海唐古拉山一個偏遠小鎮的供銷社工作,
生活條件極為艱苦,幾乎毫無娛樂可言。
他就在那兒看了11年的書,
蘇聯小說、巴金文集、普希金的詩集都讀得滾瓜爛熟。
沒事的時候,他還聽國外電臺廣播,了解外面的世界。
妻子留在杭州,兩人一年見不了幾次,感情也受到考驗。
青海的日子磨礪了萬峰,也讓他更珍惜機會。
國家恢復考研后,他連考兩次,
終于考上研究生,去了杭州工作。
這不僅使他得以與妻子團聚,
更讓他朝著夢想邁進了一步。
他先在浙江省社科院做研究員,
后來覺得沒意思,就申請調到浙江廣播電臺。
1992年,電臺打算推出一檔性教育節目。
一番尋覓之后,萬峰被選中。
那檔《伊甸園信箱》讓他一炮而紅,
也開啟了他的主持生涯。
時間一晃,到了2010年,他退出《伊甸園信箱》欄目,
萬峰漸漸從電視上消失了。
他63歲退出《伊甸園信箱》,
之后雖然還參加了一些節目,但曝光率明顯少了。
有人說,他年紀大了,精力跟不上。
也有說法是,網絡時代來了,
年輕人更喜歡短平快的娛樂,他的犀利風格不吃香了。
電臺文化慢慢退出主流,綜藝節目也更注重流量而非深度。
萬峰的節目受眾漸少,他亦選擇低調行事。
2016年,他在《言直大作戰》里還有過精彩表現,之后就更少露面了。
04
可萬峰沒完全停下。退休后他也跟上時代,
2020年,他在蜻蜓FM開了《峰人學院》。
他還演過電影《第三種溫暖》,參加過訪談節目《十三邀》。
如今79歲的他,今年2月份,他又在開了賬號,
直播和短里聊社會熱點,
從獨生子女問題到自動駕駛,樣樣不落。
微博上,他用線索的DJ萬峰,
經常發聲,分享對杭州生活的觀察。
粉絲留言說,他的嗓音還是那么有力量,像老朋友在耳邊嘮嗑。
萬峰的聲音從電臺傳到網絡,
從90年代的深夜到今天的直播間,始終沒停過。
有人在評論區分享,年輕時聽他的節目,
學會了面對感情的勇氣。
現在聽他的直播,依然覺得心里暖暖的。
他的犀利像把刀,刺得人疼,卻總帶著溫度。
有人說,他是70后、80后的青春記憶,
也有人覺得,他是任何時代都需要的聲音。
05
老一輩的知名人士有很多,
萬峰老師用他自己的獨特的見解,
讓人們認識到他,這對人們生活有著積極的影響。
信息來源:
1、萬峰峰人院賬號
2、毒舌主持人萬峰走紅,有聽眾專門找罵,74歲早已離休仍“在線”: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3、怒漢”萬峰悄悄再婚 新娘年屆四十為上海白領:新聞晨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