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一天,暖陽透過潔凈的玻璃窗,溫柔地灑在日照天立學校高三八班的教室內。課堂上的馬雨晴分外專心,她全神貫注地盯著黑板,精準地捕捉著每一個知識點,全力迎戰著即將到來的高考。
而平時的馬雨晴更是超級熱心,多年來,她一直關愛著需要幫助的群體,將溫暖傳遞給身邊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讓愛與善意在生活的角落悄然綻放。
今年春季開學第二天,日照天立學校收到了一面印有“敬老助老 品德高尚,助人為樂 時代楷模”字樣的錦旗以及一封感謝信。
錦旗背后
是一段延續四年的溫暖故事
而故事的主人公
正是這位課堂上專心致志的
高三學子——馬雨晴
時間回溯到去年寒假期間,馬雨晴同媽媽在熱心市民韓風錫的帶領下,滿載用壓歲錢采購的方便面、牛奶、豬肉、大豆油、熟食禮盒等食品,毛巾、肥皂、洗衣粉等日用品,還有兩件嶄新的棉襖,以及1000元現金,總價值2000余元的物資,驅車來到東港區南湖鎮王家官莊村村民王遠昌家里,看望癱瘓在床18年的王遠昌妻子,獻上一份滿滿的關懷與愛心。
當馬雨晴將新棉襖遞到王遠昌妻子手里的時候,王遠昌妻子瞬間濕了眼眶,“孩子及家長真是有心了,平日里就一直惦記著我們,這么遠還跑來看我們,讓你們破費了,謝謝你們。”
“大娘,您不用客氣,趁著寒假有時間,想著過來看看您,您一定要保重身體,照顧好自己。”馬雨晴握著王遠昌妻子的手輕聲回應道。
這份溫暖并非偶然。王遠昌告訴記者,從2021年開始,只要逢年過節,馬雨晴和媽媽就購買一些吃的用的,委托熱心市民韓風錫帶給他們。四年間,這份關心從未間斷。“這次孩子專門過來看我們,也了了我們能夠當面感謝她的心愿,希望孩子能夠學業有成,前程似錦。”
這一份長久的關愛與惦念,始終縈繞在王遠昌夫婦心中。為了表達感謝之情,這才有了王遠昌委托韓風錫為馬雨晴及所在學校送上錦旗與感謝信,感謝她的愛心和善舉的感人一幕。
在馬雨晴媽媽看來
女兒身上最動人的特質
是將上進心與善良融于日常的純粹
學習上,她永遠保持著積極進取的姿態;生活中,她的善意則如春風化雨,悄然浸潤著每一個細節。“她從小就是個善良且充滿愛心的孩子,每年拿到壓歲錢,都會認真地對我說:‘這些壓歲錢我目前也用不到,如果遇到需要幫助的人,您就幫我捐給他們。’”
趕集時,遇到求助的人,馬雨晴總會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看到水滴籌上的求助信息,她立刻拿出壓歲錢捐款;今年年初西藏地震,她第一時間捐出500元,在她的影響下,弟弟也將自己的壓歲錢捐給了災區。即便有人提醒她小心遇到騙子,馬雨晴也總是笑著說:“騙不騙人是他的事,我捐款是我的事,我相信他們肯定是有困難的,不然誰會選擇這樣的方式來生活。”
這份向善向美的品質
并非憑空而來
馬雨晴的姥爺曾在工作時救過觸電的同事,她的舅舅也曾在村里救起一個落水兒童。長輩們的善舉,就像春天的細雨,悄然在馬雨晴心中播下了善良的種子,隨著歲月的流逝,這些種子生根發芽,長成了一棵參天大樹,讓她在傳遞溫暖的道路上越走越堅定。
“雖然我的能力有限,但是我有多大的光,就發多大的熱,希望自己的微小舉動能夠幫助到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為他們的生活送去一點溫暖的陽光。”馬雨晴認真地說道。
每一個善舉,都是向上的力量。正如日照天立學校相關負責人所言,“馬雨晴同學用行動詮釋了當代學子的責任擔當。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能以她為榜樣,讓尊老愛老的美德薪火相傳,讓青春在奉獻中開出絢麗之花。”
記者:黃建玲
編輯:張珊
審校:彭婷
值班主任:孫立梅
盡在“日照日報視頻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