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陸棄
4月21日,美國與菲律賓啟動2025年度“肩并肩”聯合軍演,演習將持續至5月9日,動員1.4萬名軍人,成為該地區近年來最大規模的多國聯合作戰演練。此次軍演不僅包括菲律賓軍隊與美軍,還吸納了澳大利亞、日本等國的實兵參演力量,并邀請來自19個國家的軍事代表觀摩。在南海形勢日益緊張的背景下,被美國媒體稱為“超級碗級別”的演習。
與以往不同,本輪演習的火藥味更濃。美國首次在菲律賓部署“海軍陸戰隊遠征艦艇攔截系統”(NMESIS),該系統搭載“海軍打擊導彈”(NSM),射程超過185公里,能夠精確打擊大型水面艦艇。與此同時,美軍還配套部署了“海軍陸戰隊防空綜合系統”(MADIS),該系統裝備“毒刺”便攜導彈、30毫米高射炮與干擾模塊,用以應對無人機、小型飛行器及巡航導彈威脅。這一全體系的前沿兵器組合,清晰地表明了美軍正將菲律賓西部、甚至整個呂宋島打造為面向中國南海的“前沿火力平臺”。
此次演習重點選址在巴拉望島與呂宋島北部,顯然具有明確的戰略指向。一方面,菲律賓西部靠近中國南海的傳統主權水域,另一方面呂宋島北部緊鄰臺灣地區,美方通過“空地聯合防御”與“海岸攔截作戰”訓練意圖昭然若揭,即為未來可能的地區沖突提前進行實戰模擬。正如美國德國馬歇爾基金會的葛來儀所言,此次演習延續了拜登政府與特朗普政府的對華“軍事壓迫邏輯”,共同將中國界定為“頭號戰略競爭者”。
特朗普政府當前對亞太軍事布局的延續性尤其值得警惕。拜登政府時期,美軍在菲律賓擴建基地并簽署“訪問部隊協議”(VFA)升級條款,為美軍在菲長期駐防鋪路。而特朗普回歸后更進一步,在對華政策上“脫口而出”的激進言辭被逐步制度化、軍演化。美方在亞太推行的“島鏈鎖喉戰略”與“聯合火力演訓體制”,已不僅是展示武力,而是實質性演練對華近海打擊體系,試圖借菲律賓地理位置對南海進行戰略鎖控。
菲律賓在這場博弈中扮演的角色愈發復雜。一方面,菲律賓總統小馬科斯政府以“主權維護”為由,歡迎美軍進駐、聯合巡航、空防協訓,試圖借美方力量抗衡中國在南海的島礁巡控和海警執法。但另一方面,這種深度軍事依賴無疑也加速了菲律賓主權空間的戰略萎縮,使其被裹挾進美方的區域安全棋局。馬尼拉一旦全面倒向華盛頓,其所謂“戰略自主”將成為一句空話,南海的安全主導權也將永久滑落于域外霸權手中。
國際社會對于此類演習亦不乏擔憂。印尼、馬來西亞等東盟國家雖未公開批評,但多次在東盟會議上呼吁各方保持克制,警惕南海軍事化趨勢惡化區域局勢。值得關注的是,演習開始當天,菲律賓多個城市爆發反對美軍介入的抗議行動,民眾高呼“南海和平不靠戰爭”、“美軍滾出呂宋”。這表明,菲律賓國內并非鐵板一塊,戰略依賴美國并非唯一選項。
必須看到,美菲“肩并肩”軍演不再是簡單的軍事合作演練,而是美國推行“印太戰略”的關鍵支點之一,是其利用盟友前沿部署對華施壓的工具性體現。在當前全球安全局勢日益緊張的大背景下,這種以演代戰的挑釁行為,只會進一步加劇中美戰略誤判風險,使南海成為真正的“引爆點”。
面對美方的持續軍事挑釁,中國必須堅定戰略定力,同時加強海空前沿力量布控、戰術預案建設以及國際輿論斗爭,防止南海局勢被域外勢力進一步攪亂。中國不僅要有應對“肩并肩”的能力,更要在外交、安全、輿論等層面做到“步步為營”,牢牢掌握南海局勢的戰略主動權。因為在這場地緣博弈中,和平從不是靠喊口號換來的,而是靠實力、智慧與斗爭贏回來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