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4月21日報道 據法新社4月19日報道,去殼后,將海龜肉切碎、煮熟,然后與幾塊青椒混合。在蛋白質匱乏的加沙地帶,有些人只能吃海龜。
“孩子們不太情愿,我們告訴他們這和小牛肉一樣美味”,瑪吉達·卡南一邊解釋,一邊盯著在柴火上慢燉的紅肉塊,“有些人吃了,其他人沒吃。”
由于沒有更好的選擇,這已是這名61歲的巴勒斯坦婦女第三次為她流離失所的家人們準備海龜餐了,他們現在住在加沙地帶南部汗尤尼斯的一個帳篷里。
新一輪巴以沖突已持續長達18個月,加沙地帶及其240萬居民的人道主義狀況十分嚴峻。
一些國際非政府組織近日警告說:“饑荒不僅僅是一種風險,而且似乎正在加沙所有地區迅速蔓延。”
自3月2日以來,以色列封堵了所有人道主義物資的運送,指責哈馬斯挪用援助物資。
哈馬斯否認了這一點,反過來指責以色列利用“饑荒作為一種戰爭武器”。
“沒有開放的過境點,市場上什么都沒有,”瑪吉達·卡南說,“我花80謝克爾(約合22美元)買了兩小袋(蔬菜),沒有肉。”
因此,盡管海龜是國際保護物種,但漁民用漁網捕獲的這種動物還是起到了作用。
為了清洗海龜肉,瑪吉達·卡南將之與面粉和醋混合。然后,她將肉沖洗干凈,在一個凹凸不平的舊鍋中煮熟,再加入洋蔥、西紅柿和青椒煎炒。
她的堂兄弟阿卜杜勒·哈利姆·卡南是一名漁民。他說:“我們以前從沒想過會吃海龜肉。”
“戰爭開始了,我們沒有食物,只有這些(海龜肉)蛋白質了。沒有肉,蔬菜的價格貴得離譜。沒人能買得起。”
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廳表示,加沙地帶目前可能陷入了自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對以色列發動襲擊所引發戰爭以來的“最糟糕”人道主義局勢。
去年6月,人道主義工作人員曾提及巴勒斯坦人什么都沒有,有時只能以動物飼料或野草為食,飲用的也都是污水。
阿卜杜勒·哈利姆·卡南稱,海龜是按照清真儀式宰殺的。“如果沒有饑荒,我們不會吃海龜,但我們必須用一些東西來彌補(蛋白質的缺乏)。”(編譯/林曉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