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城染色體陽性(Ph陽性)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是成人ALL中預后較差的亞型。傳統治療方案采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s)聯合化療,雖然提高了完全緩解率,但5年總生存率仍不足50%,主要歸因于完全分子學緩解(CMR)率較低。近年來,免疫治療在復發難治B細胞ALL中取得突破,但CAR-T細胞療法在初發Ph陽性ALL中的應用尚未見報道。CAR-T細胞療法聯合TKIs能否在初發Ph陽性ALL取得高CMR率和生存率,從而實現無化療治療有待探索。
近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良渚實驗室黃河教授、胡永仙教授團隊在國際腫瘤學期刊JAMA Oncology發表了題為Dasatinib and CAR T-Cell Therapy in Newly Diagnosed Ph-Positiv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的重要研究成果。該研究首次證實CAR-T細胞療法聯合達沙替尼作為初發Ph陽性ALL一線治療的卓越療效和安全性,為這一白血病亞型患者帶來了新的治療希望。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張明明副主任醫師、付珊副主任醫師、馮晶晶博士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黃河教授為第一通訊作者,胡永仙教授、張鴻聲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
研究方法與設計
該研究為單中心II期臨床研究,共納入28例成人初發Ph陽性ALL患者。患者接受創新性的三階段治療方案。1、誘導階段:達沙替尼聯合2周VP方案(長春地辛+地塞米松);2、CAR-T治療階段:序貫CD19 和CD22 CAR-T細胞治療;3、維持階段:單藥達沙替尼口服。該研究的主要終點為CD19 CAR-T細胞治療后的CMR率。
研究結果
1. 高分子學緩解率:誘導治療后的CMR率為25%,經CD19 CAR-T治療后提升至85%,序貫CD22 CAR-T治療后維持76%的CMR率;
2. 持久的生存獲益:中位隨訪23.9個月(7.3-47.7個月),2年無白血病生存率和總生存率均達92%;
3. 顯著的治療簡化:僅1例患者因T315I突變接受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其余患者僅需達沙替尼單藥維持;
4. 良好的安全性:52次CAR-T治療中僅出現21次1級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征,無神經系統毒性;血液學毒性輕度、短暫,CAR-T治療過程中無需輸血支持。
5. 中樞神經系統保護:患者僅接受兩次預防性中樞鞘注(兩次CAR-T前的預處理階段),未觀察到中樞神經系統復發。
臨床意義與展望
黃河教授指出:“這項研究首次證實了CAR-T細胞療法在初發Ph陽性ALL一線治療中的突破性療效,其高分子緩解率和良好安全性為患者提供了免于化療和造血干細胞移植的潛在治愈方案。”胡永仙教授補充道:“該治療方案不僅療效顯著,而且極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代表了白血病治療模式的重要轉變。”
原文鏈接: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oncology/fullarticle/2832720
制版人:十一
BioArt
Med
Plants
人才招聘
會議資訊
學術合作組織
(*排名不分先后)
戰略合作伙伴
(*排名不分先后)
轉載須知
【非原創文章】本文著作權歸文章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未經作者的允許禁止轉載,作者擁有所有法定權利,違者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