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4月21日報道,俄羅斯與烏克蘭在復活節期間達成的30小時臨時停火已于當地時間21日0時正式到期。
雙方互相指責對方破壞停火協議,俄方明確表示無延期計劃,烏方則稱將繼續采取鏡像原則。
俄羅斯國防部通報稱,停火宣布后,烏軍對俄方發動了444次炮擊和900次無人機襲擊,造成平民傷亡、民用設施受損。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21日凌晨表示,俄軍20日違反其單方面宣布的停火承諾超2000次,包括96次突擊和1882次炮擊,主要集中在波克羅夫斯克方向。
雙方你來我往的“互指”,使得所謂停火徹底淪為政治表演場,戰場上依舊硝煙彌漫,炮聲不斷。
事已至此,所謂的“復活節停火”再次淪為戰場諷刺。
美國總統特朗普也于當地時間20日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表示,希望俄羅斯和烏克蘭本周能達成協議,屆時,兩國都能開始與美國“做大生意”。
要知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此次復活節停火前高調表態形,宣稱“鼓勵和平努力”,并在白宮記者會上宣稱“華盛頓愿意推動人道窗口”。
但在實際操作中,美國并未推動任何實際監督機制,也未提出任何具有約束力的執行方案。
美國對烏提供的遠程火箭系統、高精度彈藥與情報支持已成為烏軍當前戰術推進的支柱,而俄羅斯對此的回應則是進一步擴大對西方武器庫和運輸線的打擊力度。
停火協議在這種軍事現實面前顯得極其荒謬,更像是一場為西方政客爭取“和平努力”標簽的新聞秀。
這并非俄烏戰事中第一次出現“停火協議即失效”的鬧劇。
無論是早期的“黑海糧食走廊協議”還是“人道主義走廊”,每一次名義上的緩和,都在軍事現實面前迅速崩塌。
從目前烏克蘭方面公布的襲擊頻率與前線偵查報告判斷,俄軍在多個戰線仍維持較強攻勢,包括使用無人機和高精度火炮進行邊線打擊。
即便一些親俄軍事博主稱前線“活動減少”,但這更多反映的是戰略轉進或火力節奏調整,而非真正停戰的跡象。
現階段的俄烏沖突,就是俄羅斯在現實中暴打烏克蘭,在心理上拿捏美國。
澤連斯基在現實層面沒有抵抗能力,特朗普在心理層面缺乏抵抗意志。
歐洲那邊,據說又開了一次談對烏軍援的會議,結果參會的美國務卿魯比奧,轉頭就跟俄外長拉夫羅夫通報了情況,俄羅斯也是夠狠,在官方渠道把這個消息發布了出來。
按照現在的局勢發展下去,最終的結果,只會是烏克蘭所有外援被切斷,俄軍加大攻勢,打到第聶伯河沿岸,甚至一路打到基輔。
到時候不管澤連斯基還是不是總統,他都只能簽“城下之盟”,而特朗普呢,可能還會宣稱,俄烏終于恢復了和平,我們一起來做生意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