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的礦產資源成了香餑餑,美國眼紅已久,最近跟烏克蘭簽了份備忘錄,準備把油氣資源和關鍵設施抓在手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為了這紙協議,還得感謝美國大手一揮,把3000億貸款砍到1000塊,讓他面上好看。
可美國不光盯著烏克蘭的財富,還對俄羅斯下了狠話:如果和談沒進展,就撒手不管了,俄羅斯卻不吃這套,戰場上越打越順,普京壓根不急著停火,這場博弈,到底誰在牽著誰的鼻子走?
文案|編輯:清
俄烏沖突自2022年全面爆發以來,已經持續了三年多,烏克蘭的東部和南部地區被俄軍占領,基輔政府在戰場上節節敗退,經濟也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和北約成員國,通過武器、資金和情報支持烏克蘭,試圖遏制俄羅斯的擴張。與此同時,俄羅斯憑借軍事優勢和能源出口,頂住了西方的制裁壓力,逐步在戰場上占據上風,沖突的背后,不僅是俄烏兩國的恩怨,更是美俄在歐洲地緣政治格局中的角力。
最近,烏克蘭與美國之間的一份礦產協議備忘錄引發了關注,這份協議涉及烏克蘭的油氣資源和關鍵設施,標志著美國在烏克蘭的戰略布局又邁出了重要一步。與此同時,美國對俄羅斯發出了強硬信號,要求俄烏雙方盡快達成停火協議,否則將減少對沖突的干預,這種局勢下,烏克蘭、美國、俄羅斯三方的動機和行動,成了決定沖突走向的關鍵。
烏克蘭如今的處境可以用“騎虎難下”來形容,戰場上,烏克蘭軍隊雖然還在用無人機襲擊俄羅斯的能源設施,甚至在邊境地區搞點小動作,但這些都改變不了大局。失地收不回來,加入北約的希望也遙遙無期,繼續打下去,烏克蘭只會損失更多的人力和領土。最近俄軍在蘇梅州的進攻,就是一個明顯的信號,烏克蘭的防御線已經捉襟見肘,更糟的是,烏克蘭的經濟幾乎全靠西方輸血,國內的能源和基礎設施也被戰爭破壞得七零八落。
在這種情況下,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別無選擇,只能緊緊抱住美國的大腿,跟美國簽礦產協議備忘錄,就是烏克蘭為了換取喘息機會的無奈之舉,這份協議的核心,是把烏克蘭的油氣資源和關鍵設施的控制權交給美國。
作為交換,美國大幅減免了烏克蘭的債務,把原本高達3000億美元的貸款降到了1000美元,這讓澤連斯基在國內多少有了點面子,也為接下來的正式協議鋪平了路,烏克蘭的算盤很簡單:只要美國繼續提供軍援、情報,甚至戰后能派兵“維和”,基輔政府就能多撐一段時間。
美國這邊,動機就復雜得多,表面上看,美國是烏克蘭的“大恩人”,通過武器和資金支持烏克蘭對抗俄羅斯,但實際上,美國的每一筆援助背后都有自己的小算盤,烏克蘭的油氣資源對美國來說是個大蛋糕,尤其是在全球能源市場動蕩的背景下。
簽下礦產協議備忘錄,等于美國把手伸進了烏克蘭的資源庫,未來只要協議正式生效,美國就能名正言順地控制這些資產,更重要的是,這份協議讓美國在歐洲的地緣政治棋局中又多了一張牌。
除了資源,美國還想通過俄烏沖突來消耗俄羅斯,過去幾年,美國和北約的軍援讓烏克蘭成了牽制俄羅斯的前線。但現在,沖突拖得太久,美國國內對繼續砸錢援烏的聲音越來越大,尤其是隨著全球局勢的變化,美國需要把精力和資源投到其他地方,比如亞太地區或者中東。于是,美國開始調整策略,一方面通過礦產協議榨取烏克蘭的剩余價值,另一方面對俄羅斯施壓,試圖以最小的成本促成停火,保住自己在歐洲的影響力。
俄羅斯的動機最直接,也最強硬,戰場上的連戰連捷,讓俄羅斯在談判桌上底氣十足,俄軍在頓巴斯、庫爾斯克、蘇梅州等地的推進,不僅鞏固了占領區,還給烏克蘭施加了更大的軍事壓力,普京的策略很明確:通過軍事行動擴大控制區,逼烏克蘭和西方在談判中讓步。最近在蘇梅州的進攻,就是為了打造一個所謂的“安全區”,同時為未來的和談爭取更多籌碼。
對俄羅斯來說,停火不是不能談,但前提是烏克蘭和西方必須給出足夠的好處,普京清楚,美國現在急著抽身,烏克蘭也撐不了多久。只要俄羅斯繼續保持戰場主動,時間就站在自己這邊,所以面對美國的停火喊話,俄羅斯的回應毫不客氣:除非烏克蘭停止對俄的襲擊,否則軍事行動不會停。
烏克蘭、美國、俄羅斯三方的動機,決定了他們在這場博弈中的策略,烏克蘭的策略是最被動的,基輔政府現在完全依賴西方的支持,尤其是美國的軍援和情報,簽礦產協議備忘錄,就是烏克蘭為了換取美國繼續“輸血”而做出的妥協。
澤連斯基知道,把資源交給美國等于是在“賣國”,但不這么做,烏克蘭可能連眼前的難關都過不了。更何況,美國還承諾戰后可能派兵“維和”,這讓烏克蘭看到了點希望,哪怕這希望有點渺茫。
美國的策略則像是在走鋼絲,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的表態很直白:如果俄烏和談沒進展,美國就“撒手不管”,這話聽著像是對雙方都敲了一棒,但實際上矛頭直指俄羅斯,美國算準了,烏克蘭現在完全聽自己的,唯一不聽話的就是俄羅斯,只要能讓俄羅斯松口,美國就能以調解者的身份,撈到更多的外交分數。
但美國的如意算盤打得并不順,俄羅斯根本不吃這一套,普京很清楚,美國所謂的“撒手不管”不過是嚇唬人的空話,過去幾個月,俄軍在戰場上的順利推進,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美國和歐洲的援烏力度減弱。
如果美國現在恢復對烏克蘭的軍援和情報支持,確實可能給俄軍帶來麻煩,但俄羅斯也有自己的底牌,能源出口、國內經濟穩定,加上戰場上的主動權,讓俄羅斯有足夠的資本跟美國耗下去。
眼下的俄烏沖突,短期內看不到停火的可能,烏克蘭雖然還在負隅頑抗,但戰場上的劣勢和經濟上的困境,讓基輔政府幾乎沒有翻盤的機會。美國的礦產協議和停火喊話,雖然讓烏克蘭多了一點喘息的空間,但也讓烏克蘭在戰略上更加依賴美國,未來,一旦協議正式生效,烏克蘭的油氣資源將徹底落入美國手中,基輔政府的自主性會進一步被削弱。
參考資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