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震林,黨的重要領導人之一。說起譚震林,他有一件事情是非常值得一提的是,那就是他有一個外號,叫做“譚老板”。要知道,在黨內是禁止稱呼領導為老板的,然而譚震林卻是個例外。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到底有多例外?可不止是麾下的戰士們這樣稱呼譚震林,甚至就連毛主席有時候和譚震林說話以及會見,也是稱呼他為“譚老板”。那譚震林這個“譚老板”的外號是怎么來的,自然也是非常令人好奇和在意。
要知道,外號的來源基本上也就兩種:
第一種是和形象有關!例如周總理曾經有一個外號叫做美髯公,是因為早年周總理蓄過非常長的胡子。例如羅瑞卿的個子非常高,再加上又消瘦修長,所以有一個羅長子的外號。從這不難看出,他們的外號是按照形象起的。
第二種是和職務有關系!例如葉劍英曾經有個外號,叫做葉參座,這是因為葉劍英早些年曾經擔任過八路軍參謀長一職。例如彭德懷有一個外號叫做彭老總,那是因為彭德懷總管過一個地區。從這不難看出,他們的外號是根據職務起的。
再來看看譚震林這個外號——譚老板??瓷先ナ紫群托蜗鬀]關系,身高方面,譚震林并不是很高,長相也有些黝黑,并不像個老板。至于職務,那就更是沒什么聯系了,譚震林當過司令員、政委、省委書記等等職務,和老板根本不搭界,所以譚震林這個和形象與職務毫無關系的譚老板的外號,到底是怎么來的?
要想知道答案,還得追溯到1940年期間。這年的3月份,為了針對國民黨反動派發起的反共高潮,于是譚震林在組織的指示下準備去組織軍政會,以統一黨軍指揮。對于組織上的指示,譚震林毫不猶豫的接受了新的使命。
當時譚震林率領新四軍的戰士參與過多次的戰斗,大大的威震了新四軍的威名。所以譚震林這個名字,當時很多人都知道。統一黨軍指揮,是一份非常艱難的任務。譚震林要去的地方是蘇南地區,這里位于長江三角洲,距離汪偽政府非常近,要在這里發展共產黨的武裝力量,可想而知其難度。
所以,毛主席以及中央的領導人們對譚震林寄予厚望,大家都希望譚震林可以完成重新打開蘇南地區的任務。很快,譚震林帶著隨行人員出發了。從皖南地區出發前往蘇南地區,一路上要經過重重關卡,有很多的障礙。
所以,為了保證身份隱蔽和路途的安全,譚震林在出發前借用了老相識李明的名字。這李明是延陵鎮一家綢布店的老板,與譚震林是早些時候認識的,關系不錯。在化名為李明之后,譚震林還搞了一張良民證,這樣就更加隱蔽一些。
當然,這還不夠,為了更加像個商人,譚震林還專門穿戴起了長衫和呢子帽,還有西褲皮鞋等等。在譚震林的帶領下,一行人很快來到了常州。在這里,譚震林以大客商的身份入住了“萃昌豆行”,使用的仍然是李明的化名。
在到達常州之后,譚震林找到了新四軍江西指揮部常州交通站的地下交通員們。在交通員的幫助下,譚震林獲得了通行證。為了不引起外界懷疑,大家便以客商的身份對待譚震林,客商叫做老板,大家便稱呼譚震林為老板。這個外號便是這么來的,后來沿用了下來。
終于,在地下黨的安排下,譚震林帶著一行人順利抵達了陽澄湖畔。這里有著重新組建恢復后的江南抗日義勇軍司令部。能夠見到同志,譚震林的心情也非常激動,當然,顧不上寒暄,譚震林立刻和同志們開始工作。同志們也立刻向譚震林進行匯報,將調查研究的結果告知。
在同志們的幫助下,譚震林很快了解了蘇南東路地區的敵我斗爭情況。敵人的情況摸清楚了,就可以開始實施計劃了。譚震林經過思考后,當即下達三條指示:
第一條指示:整編和發展抗日武裝;
第二條指示:擴大蘇南東路地區的抗日根據地;
第三條指示:創建各級抗日民主政權;
有了明確的目標,譚震林率領戰士們立刻投入到工作當中。很快,譚震林就在蘇南東路地區打開了局面。在譚震林到達半年多之后,這里的部隊由原來的幾百人發展為3000人。而且,在譚震林的帶領下,這里的部隊經歷了大大小小的戰斗47次,擊斃了日偽軍500余人,繳獲了一大批槍支彈藥。
譚震林沒有讓毛主席和中央的首長們失望。對于譚震林,毛主席繼續對他期待滿滿。在1943年的時候,毛主席指示譚震林前往淮南地區打開局面。對于毛主席的又一次信任,譚震林內心也暗自發誓絕對不會讓毛主席失望。
很快,譚震林來到了淮南地區。經過調查,譚震林發現這里的情況非常艱難,必須要立刻進行有效措施整改。于是,譚震林將自己關在屋子里面思考起來接下來的部署。很快,譚震林首先做出了第一條指示:
精兵簡政。
這個指示,讓很多人非常不理解譚震林。因為淮南地區的根據地,是經過非常艱苦的斗爭才搭起來的,要是精簡整編的話,真是下不了手,會讓很多戰士們產生不滿情緒。然而譚震林非常堅持,雖然這個指示會導致戰士們變少了,但是也更加精干了,更有利于靈活行動,機動作戰,發揮游擊戰的威力。
果然,在譚震林的指示下,部隊盡管進行了痛苦的精簡,但是確實威力是大大的增加,充實了基層,加強了部隊的戰斗能力。這樣一來,戰士們的工作效率都提高了不少,群眾的負擔也減輕了不少。隨后,譚震林很快做出第二個指示:
抓生產救災。
初來這里的時候,譚震林發現因為敵人的掃蕩,這里的生產是非常艱難的。因為情況艱難,導致很多意外情況的發生,例如糧價的暴漲暴跌,還有許多人哄搶富戶等等失控了的社會現象。這顯然是不對的,會造成軍心民心失散。
于是,譚震林立刻下令進行抓生產以及救災,要因地制宜的發展工商業和生產。為了穩定糧價,譚震林首先做好了稅收征糧和建立財經制度。這樣一來,可以穩定軍心民心。等安定之后,譚震林立刻下令積極推動大生產運動。
值得一提的是,在譚震林的指示下,當地的卷煙生意做的非常不錯。例如當時非常有名的“飛馬牌”卷煙,便是生產于這里。卷煙生產出來后,不僅大大的改善了當地的財政收入情況,甚至還銷售到了敵占區。還有布匹毛巾等等,也改變了依靠敵占區的局面,不再受制于人。
在譚震林的主政下,淮南抗日根據地建設發展的越來越好,也越來越穩定。這里的情況比蘇南東路還要艱難許多,但是譚震林經受住了嚴峻的考驗,用事實證明了他自己完全可以勝任組織上交待給他的任務。
譚震林工作上的出色,讓毛主席也是贊賞不已。后來在和譚震林閑聊中,毛主席也是多次表達對譚震林的認可,一口一個“譚老板”的稱呼著譚震林,表達對譚震林的欣賞。能夠得到毛主席的支持,譚震林倍感榮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