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憑借一手好字與好名字當了狀元,而該當狀元的學子卻因為名字暫居第二。
恰好他們參加了同一年科舉,又成了當之無愧的前兩名,因為慈禧的插手,他們的名次位置顛倒,卻沒想到讓他們的人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因名落榜眼
那個本應該當狀元的清朝天才名為朱汝珍,少時清貧,卻天賦極高。
在鄉試、會試時,一次便中,最后成為了名鎮方圓百里的舉人。
此時,光緒皇帝也聽說了這個二十多歲的青年,甚至直接就讓他當起了官。
一般來說,提拔晉升要等到最后的考試結束,這樣自身的價值會更高。
但在朱汝珍等待殿試的時候,就被光緒皇帝任了官。其中不乏有光緒皇帝急需培養自己的勢力的原因。
但朱汝珍不管朝廷的內部爭斗,一心想要考取功名,對狀元之名勢在必得。
當看到題目的時候,他揮毫潑墨,用引以為傲的楷體寫下驚世文章。
當閱卷老師看到試卷的內容時,都不禁為之稱贊。
不過,他們對此非常糾結,因為還有一篇文章與朱汝珍的文章不相伯仲,那該如何定奪?
其實大部分的官員更傾向于朱汝珍的文章,畢竟他的文章楷體寫就,十分規整,而他的內容針砭時弊,字字點明如今現狀,可見是棟梁之才。
但他們說了不算,只能將這兩張試卷呈給慈禧太后。
當拿起朱汝珍的試卷后,她并沒有詳細看,只是看到規整的文字后滿意的點了點頭。但當看到試卷上的名字與籍貫后,她頓時變了臉色。
只因為一個“珍”字,她便想起了讓她震怒,下令將其扔進井中的珍妃。
只是一個珍妃,就讓慈禧感受到了權力被觸碰的慌張感受。為了不讓光緒皇帝“學壞”,慈禧太后下令處死了她,但依舊在心中留下了疙瘩。
再加上朱汝珍梭所在的家鄉廣東出現了許多掀起革新潮流的人物,讓她這個守舊的老太太感到恐慌。
種種因素疊加在一起,朱汝珍的名次從第一掉到了第二。
眾位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只能接受這一現實。
不過,對于自己成為第二名的結果,朱汝珍并不在意,畢竟他依舊能夠在朝中當官。
不過,因為被慈禧拒絕的原因,朱汝珍深受排擠,最后不得不出國尋找救國之法。
在這之后,他明白了商業的重要性,更不認同“農本商末”這一思想,因此提議大力發展商業,從而幫助改變如今的局勢。
但還沒等行動,各路革命人士紛紛涌現,他知道大清岌岌可危,即便是看到溥儀當上皇帝,他也明白清朝走向末路已成定局。
他偏安一隅,致力于開辦工廠、學院,對那些清朝遺老妄圖重現建立清朝的想法不置可否,也拒絕了溥儀的招攬,最后選擇站在我黨這一邊。
他主動出資、幫助我黨人員打掩護,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愛國者,致力于國家的安全與穩定。
即便成為了第二名,被朝廷眾人排擠,朱汝珍卻不放在心上,他的心中有大家與小家,沒有當上狀元十分可惜。
而得到狀元的劉春霖又是怎樣的結局呢?
因字成狀元
上述也說了與朱汝珍的文章不相上下的文章就是劉春霖的。
當看到“劉春霖”的名字后,慈禧太后眼前一亮,因為她覺得這個名字取得太好了,“春雨落甘霖”寓意著全新,給人一種輕松的感覺。
因為現在的清朝已經岌岌可危,外國侵略者的窺伺、內部的爭斗,將慈禧壓得喘不過氣來。
慈禧只能從各方面尋找機會,甚至就連一個名字的寓意都沒有放過。
于是,她直接將劉春霖的試卷放在了朱汝珍的上面,也讓劉春霖成為了我國最后一位狀元。
能夠成為狀元,是榮耀;然而成為末代狀元,卻是一種殘酷的現實。
因為他得以成為最后一批通過考試進入官場的學子,而后面的官員任職更加輕松,全都沾親帶故。而隨著革命的爆發,他的這個狀元頭銜直接成了雞肋。
實際上,能夠成為狀元,一是因為他的名字,二來是因為他的字。
相比于朱汝珍的筆鋒犀利,自成一派,劉春霖的筆法是顯然的館閣體,也就是典型的小楷,顯得更加端莊秀麗,更入慈禧太后的眼。
雖然朱汝珍也被稱為書法家,但他的書法卻比不過顏真卿的大楷。而劉春霖的小楷卻獨屬一人,也是后世爭相模仿臨摹的存在。
他的字堪比印刷體,而他閑來書寫的文章更是成為了后世的字帖,可見他的書法造詣之高。有的時候,字寫的好看,也能成為一項專屬技能。
其實若是當初洪秀全寫的是這樣的字,那他也不至于落榜四次。洪秀全本就是一介農民,想要通過入朝為仕改變自身現狀。
因此他信心滿滿地學習,下筆的時候更是順暢無比,可惜不論文章如何精彩,他寫的字混亂無比,根本入不了主考官的眼。
而且他們所寫的文章都是沒有標點符號的,不能了解其中的意思,再精彩的文章也不過成為了一紙廢文。
而劉春霖很幸運,遇到了一個心情變幻無常的太后,最后成為了狀元。
但從后續的發展來看,劉春霖的結局似乎比朱汝珍差一些,難道那就是“狀元”的待遇?
民族氣節
和朱汝珍一樣的是,劉春霖也曾去往國外深造,回來之后便在學校任職。
當清朝面臨滅亡危機的時候,他自知無法改變,只能偏安一隅,安安穩穩當個老師。但很明顯“最后一個狀元”的名頭可不是蓋的。
劉春霖又不得不在袁世凱的手下從事一些文字工作,但看到自己的文字后,他再也沒有信息的感覺,因為里面的內容多是諂媚之意。
不僅如此,為了滿足上級的心愿,劉春霖每天都得寫一篇有關皇帝的小故事,來滿足上級的“好學”之心。
因為做事嚴謹,劉春霖的職位一再提升,讓人羨慕嫉妒??墒莿⒋毫馗静桓吲d,因為他徹底看清了內部的腐朽。
爭權奪利、排擠他人這樣的現象比比皆是。
他曾在清朝朝堂上經歷過,沒想到清朝已經沒了,如今的政府依舊是這個樣子。
這讓懷揣著夢想的劉春霖信念崩塌,對他們再也不抱希望。
因此,在某一天,他選擇辭職,不再助紂為虐,即便有人來請,也不出山。
隱居的這段時間或許是他最舒心的一段時間,他整日沉浸在字畫之中,只為提升自己的書法水平。
也是在這一段時間,劉春霖的書法發生了一些變化,從頗為規正的館閣體逐漸向飄逸順暢的字體過渡,儼然顯現了一個人心情性格的變化。
但不管是什么樣的變化,他的字放到現在依舊是被稱為“模版”的存在,讓一些書法家都自愧不如。
而他的氣節與他的字體一樣,都是那么堅韌有力。
當看到國土淪陷的時候,劉春霖毅然出世,決定用自身所學改變社會的風貌,致力于通過教育讓人們認識報效國家的重要性。
到了晚年的時候,因為多處奔走,他所存的資產逐漸消耗殆盡。但國家面臨生死存亡,他再次提筆,寫下一篇又一篇壯麗文章,并將其拿去賣。
而字畫賣得的資金依舊全都被他投入到抗日之中,他所賣的字畫根本數不過來。
朱汝珍、劉春霖身處亂世,沒有被封建思想所裹挾,也沒有被權力欲望迷住了眼,他們最后都致力于拯救國家于危亡之中,都是擁有著民族氣節的仗義之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