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電氣與工業自動化巨頭ABB宣布,決定對其機器人業務單元實施100%分拆,目標于2026年第二季度,推動該業務作為獨立上市公司啟動上市交易。這是該公司自2018年將電網業務出售給日本日立(Hitachi)以來最大規模的重組。
機器人大講堂獲悉,在分拆上市之前,ABB就曾尋求機器人板塊業務的整體轉讓事宜,但因售價太高與多個接觸方最終磋商無果,因而選擇分拆上市尋求機遇。有分析人士指出,該交易之所以放在2026年進行,也是方便在此之前繼續磋商獲取更大的談判籌碼。
▍陷入瓶頸的ABB機器人
ABB擁有140余年歷史,由瑞典阿西亞公司和瑞士布朗勃法瑞公司在1988年合并而成,總部位于瑞士蘇黎世,業務遍布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員工約11萬名,其中,ABB機器人業務單元擁有約7000名員工,中國是ABB集團全球第二大市場。
去年,ABB機器人實現銷售收入23億美元,約占ABB集團總收入的7%,運營息稅攤銷前利潤率為12.1%。但有分析師認為,由于最近幾個季度作為機器人大買家的汽車行業需求疲軟,ABB機器人板塊一直舉步維艱。按照ABB最新公布的財報,其今年第一季度凈利潤從上年同期的9.05億美元增至11億美元,營收僅增長1%,至79.35億美元,呈現出一定頹勢。
談到世界上最先進的工業機器人必然繞不開以ABB、庫卡、安川電機、發那科為代表的四大家族,在全球范圍內ABB的機器人業務在全球市場排名第二,僅次于日本發那科,在“機器人四大家族”中領先于日本安川電機和德國庫卡。但ABB擁有當今最多種類、最全面的機器人產品、技術和服務,因此一直以來在國內的市場占有率也處于領先位置。
但在2024年,全球TOP10市場已經迎來了一場“大洗牌”。根據MIR數據,在2017年,中國僅有1家廠商進入全球TOP 10,而到了2024年已有4家國產廠商躋身TOP 10行列,分別是埃斯頓、匯川、埃夫特、珞石。
其中,機器人大講堂獲悉,近年來隨著國產替代加速,國產機器人質量提升,國產廠商中,埃斯頓的累計出貨量甚至已經超過3萬臺,同比實現快速增長,在國內的市場占有率已經超過ABB。在市場需求萎縮、競爭加劇的背景下,而ABB主要采取擴大產品矩陣、堅守利潤的策略,這使其市場占有率遭到持續擠壓。ABB在對外公開聲明中集團首席執行官馬騰也直言,此前,由于供應鏈緊張導致的預購行為以及隨后訂單模式的正常化,市場經歷了異常波動。
技術路線押注錯誤與進展緩慢也成為ABB近年來業績承壓的核心問題。2020年以來,ABB機器人選擇切入環保等新領域,但實際訂單并不盡如人意,而后選擇跟進UR等公司進入的協作機器人賽道,也因為全球競爭加劇,市場增長率不及預期被下調了研發優先級,細心的朋友可以發現,近年來的展會中已經很少能夠看到ABB的協作機器人亮相。但2024年協作機器人在國內的市場增長率卻真實同比增長了28.2%。
由于踐行產品技術為先原則,ABB縮減了在中國區的經費,團隊離職率高漲,近年來負責品宣等方向的市場部門分崩離析,長期招聘但選不到合適人選,其市場聲量逐漸被國內崛起的機器人同樣取代。有媒體向我們證實,2020年以來ABB就終止了媒體合作,而后市場部一直沉寂。
在技術板塊,ABB看到了AI技術的潛力,投資了12.32億元人民幣切入底層控制和數字孿生技術,其中包括2024年初,ABB收購了瑞士初創公司Sevensense,以擴大其在新一代人工智能自主移動機器人領域的地位。另外還收購了研發工程公司Meshmind的大部分股份,擴大了其在人工智能、工業物聯網和機器視覺領域的研發能力。
但是一方面船大難掉頭,布局動作并不算迅速,另一方面技術的發展超出了ABB的預期,使得AI戰略在近年來沒有直觀帶動該企業業績增長。例如2024年6月ABB發布的新一代機器人控制平臺OmniCore,可通過更快、更精確和更自主的自動化技術提高企業生產力和靈活性,但由于老機型在硬件上的局限,無法對客戶此前的產品進行升級,更高的設備置換成本也使得國內集成商猶豫不前。ABB的做法是直接宣布IRC5控制器將于2026年6月逐步退出市場,僅在使用壽命期間內提供備件和服務保證設備運作。這意味著部分老機型的服務到時候也面臨終止風險,部分終端客戶對此一度表示不滿。
不可否認OmniCore的強大,尤其在2024年能夠實現人工智能、傳感器、云計算和邊緣計算系統的全面集成可謂是在工業上實現了大膽創新,但是隨著高算力芯片以及大模型技術的發展,模塊化和AI智能控制技術開始在2024年下半年成為大多工業機器人公司的標配,埃斯頓、埃夫特等公司快速跟進了生成式AI以及相關系統級產品的研發,這使得大部分用戶調低了對于該項技術的預期。例如此前ABB推出的AI+2D視覺技術,目前國內大多廠商已經升級為3D視覺,技術的進步需要更強的市場敏銳性。
▍重組的預期
為了抬高身價,今年以來,ABB機器人動態較多。4月16日,ABB機器人發布消息稱,ABB為其揀選機器人產品系列增加了兩款全新AI賦能功能模塊,以擴展其用于物流和電子商務供應鏈的機器人產品解決方案。今年2月,ABB機器人還與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集團)有限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機器人領域CR認證體系深化合作,提升在中國本土化的運營能力,但從財報上來看這部分表現并不盡如人意。
ABB集團董事長傅賽表示,將機器人業務獨立上市,將優化兩家公司在客戶價值創造、業務增長及人才吸引方面的潛力?。更聚焦的治理架構與資本配置將使雙方受益?。ABB稱,相關提案如獲股東批準,拆分計劃將通過股份分配的方式進行。ABB有限公司的股東將按其現有持股比例獲得新上市公司(暫定名為“ABB機器人”)的股份,作為實物股息,這意味著外部投資者也有機會參與到ABB的投資中。
但我們注意到,ABB也提到,自2026年第一季度起,目前與ABB機器人業務同屬機器人與離散自動化事業部的機械自動化業務單元,將并入過程自動化事業部。ABB稱此舉意在使各業務單元受益于軟件和控制技術的協同效應,提升客戶價值創造能力。但這意味著ABB機器人的部分核心資產其實將會剝離。因為機械自動化業務包括ABB的PLC、IPC、伺服運動、工業輸送系統和視覺軟件等高端解決方案業務。
未來等待ABB的是拆分上市,還是市場收購,仍然值得持續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