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一生,最難忘的,是上世紀80年代春天蜜蜂陪伴我讀書的日子。
我初中畢業的時候,國家開始恢復高考。重視孩子教育的父母,見我們讀書成績還可以,便把哥哥和我轉到了老家教育質量更好的后周中學。那是一所離家近四十里地的鄉村中學。交通甚為不便的時代,我們只能在大禮堂一樣的集體宿舍里找了個床位,住了下來。
轉學以后的我忽然喜歡上了讀書,那不是馬馬虎虎、得過且過地讀,而是發自內心、充滿愉悅和幸福感地讀。從之前憑小聰明考個過得去的成績,變成了有目標主動去讀。思想一轉變,學習輕松得如行云流水。
為了確保有一個人能考上大學,在學校擔任教職的表哥建議我和哥哥一人學文科、一人學理科。我選擇了文科。語文、政治、歷史、地理、英文,甚至數學,都需要背。尤其是4冊地理、6冊歷史,是上了高中以后才學的(當時高中是兩年學習制),那么厚的10本書要弄通、弄會著實不易。怎么辦?涼拌?那肯定不行啊,必須用螞蟻啃骨頭的精神把它們啃下來。于是我早也讀、晚也讀,上課讀、下課更讀。而我最喜歡的,是吃過晚飯以后捧著書,到學校一墻之隔的田野里讀。
新春開學以后,天氣慢慢暖和起來,油菜花破蕾而出,宣告了春天的到來。似乎是一夜之間,大地金色一片。遠遠看去,那金燦燦的油菜花,一壟一壟的,鋪滿了大地,大地瞬間變成了金色的海洋。每當日出或日落之時,在朝霞的映照、晚霞的朦朧中,那天地間渾然一色的感覺,現在想來,都是美好無比。
于是我們都特別喜歡走到田野里去。吃過晚飯,太陽還高高的,和煦的春風慢慢吹來,似乎在說“讀書啦讀書啦”。而這時,總有同學的聲音傳來:讀書去啦。聽到喊聲,同學們都會立即拿起書,出校門右轉朝田野走去。很快,一條條的田埂上,來來回回地走著一個個如饑似渴的學生。
這其中自然少不了我。根據學習計劃,我今天語文、明天地理、后天歷史地讀著、背著。常常,我“讀書不覺已春深”,只覺“一寸光陰一寸金”。我一邊讀,一邊看著油菜花背。在那油菜花的馨香之中,讀書的效果甭提有多好。
效果好的原因,除了天地廣闊、空氣清新、花香宜人之外,更重要的,是有蜜蜂的伴讀。
油菜花開了,引來的不僅有書蟲,還有蜜蜂。蜜蜂飛舞在花間,一會兒飛起,一會兒落下。我念念有詞地讀著書,蜜蜂“嗡嗡”地采著粉。不,蜜蜂不是在采集著花粉,它也在讀著書,讀著它的甜蜜之書。蜜蜂在花粉前讀一會兒,就會炫耀般飛到我耳邊,它“嗡嗡”的飛舞聲是在急迫告訴我,它讀到它的書了。一只、兩只、三只……蜜蜂一只只飛來,它們都在告訴我它們的收獲。
半個多月以后,油菜花謝了,它在蜜蜂的誦讀中長出了菜籽。蜜蜂飛走了,它帶著它的收獲釀成了蜜。而我,在日復一日的田野書聲中,也順利考上心儀的大學,來到上海,開創了自己平凡而又奮斗的人生。
原標題:《十日談 | 楊玉成:蜜蜂伴讀的日子》
欄目編輯:史佳林 文字編輯:王瑜明
來源:作者:楊玉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