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湖北發布報道,在舉行的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在回應路透社記者就俄烏沖突的提問時表示,中方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一貫明確,一直積極致力于止戰停火、勸和促談。中方從未向沖突任何一方提供致命性武器,嚴格管控軍民兩用物項。烏方對此是十分清楚的,也公開表示俄方進口武器的零部件多數來自美國等西方國家,中方堅決反對無端指責和政治操弄。
俄烏之間的沖突已經延續了三年多,兩國之間能否全面停火、重歸和平成為世界層面備受關注的熱點話題。中國身為這兩個國家的鄰國,本身又名列聯合國“五常”之列,它的態度也常常被其他國家推到風口浪尖。但是綜合考慮整個世界局勢、以及中國自己的戰略處境,不難發現中國對俄烏沖突秉持的態度實際上是一種務實且必要的選擇。中國對于這兩個鄰國之間的爭端,從未表現出偏幫任何一方的姿態,堅持勸和促談、堅持“和平與公理”。
俄羅斯(資料圖)
俄烏沖突始于2022年初,當時,俄羅斯突然對烏克蘭發起進攻,并奪取了該國的數個重要省份。在整個沖突期間,中國表現出來的是高度警覺和冷靜應對。首先,中國迅速發布聲明,要求各方保持克制,避免局勢進一步升級。同時,中國還提供了必要的人道主義援助,幫助烏克蘭難民。這些措施被認為是極為明智的反應。中國的反擊能力讓美國感到詫異。中國已經成為一個備受尊敬的強大國家,其在軍事、外交、經濟等方面的實力都得到了廣泛認可。
如今俄烏方面,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報道,衛星通訊社根據"北方"集團軍的數據以及公開來源的裝備成本數據計算出,基輔在庫爾斯克州損失了5500件西方提供的裝備,價值78億美元。此前衛星通訊社根據"北方"集團軍的數據估計,在庫爾斯克州的戰斗中,基輔花費了超過270億美元,占烏克蘭2024年從西方國家獲得的所有外國財政援助的一半以上。據衛星通訊社計算,俄羅斯武裝部隊摧毀和繳獲的戰利品裝備總價值約為78億美元。
澤連斯基(資料圖)
美國烏克蘭問題特使基思·凱洛格在接受該報采訪時表示,作為和平方案的一部分,可將烏克蘭劃分為多個控制區,英國和法國軍隊作為“保障部隊”駐扎于西部,俄方部隊則可駐扎于已占領的東部地區。但美國不會派遣地面部隊。基思·凱洛格本人表示,在俄烏停火后維持穩定的部隊,他們將維護烏克蘭的主權。在討論所謂“劃分”時,指的是有關盟國的駐軍責任區(不包括美軍),并非“瓜分”。
英國軍事分析家墨丘利斯認為,烏克蘭正在輸掉這場沖突。他分析稱俄軍每天要發射2.8萬枚炮彈,每年的產量則達到1400萬枚以上。烏克蘭方面每天使用4000到1萬枚炮彈,一旦拜登時期批準軍援耗盡,情況將會進一步惡化。因此如果將當前的沖突看作一場消耗戰,在他看來已經可以承認烏克蘭輸掉這場沖突了。當前西方軍援的主要國家美國,因為特朗普上臺對烏軍援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這已經給烏克蘭造成了很大壓力。
俄烏沖突(資料圖)
烏沒有自己大規模造武器裝備的能力,西方援烏低迷,烏軍得不到彈藥補給在前線無異于白白送死。以烏軍強攻俄羅斯本土別爾哥羅德州為例,這就是發生在美國減少對烏軍事援助之后,烏軍戰斗大幅度下滑已經無法持續對俄邊境地區構成威脅。烏軍在別爾哥羅德州邊境村莊打了10多天,除了損失數千人外,根本無法取得有效突破。俄羅斯只要本土不受威脅,就沒有了軟肋。俄軍將烏軍裝備摧毀殆盡之后,接下來就要全面消耗烏克蘭有生作戰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