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4月21日,記者了解到,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省生態環境廳、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聯合印發《安徽省產品碳足跡標識認證試點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啟動鋰電池、光伏產品碳足跡標識認證試點,標志著我省在推動重點產業綠色低碳轉型、服務國家“雙碳”戰略中邁出關鍵一步。
《方案》明確,試點工作將分階段推進,到2025年底完成10個以上鋰電池、光伏產品碳足跡標識認證,同步建成省級“雙碳”管理一體化平臺,初步建立細分行業碳足跡數據庫及碳排放因子庫;到2027年,認證產品數量將擴展至50個以上,形成5個具有全國示范效應的典型案例,帶動產業鏈整體降碳,為產業綠色化、高端化發展提供支撐。
《方案》聚焦技術、數據、應用三大核心領域,部署七項重點任務。在技術層面,加強技術支撐,依托安徽省碳計量中心完善碳計量體系,制定鋰電池、光伏產品碳足跡核算標準,提升碳排放監測精度。在數據方面,完善基礎數據,整合重點用能單位能耗監測數據,構建省級“雙碳”管理平臺,實現與國家碳市場、排污許可平臺的數據互通互驗,夯實全鏈條數據基礎;壓實認證責任,提高數據質量,明確認證機構與企業責任,要求認證機構建立質量追溯機制,試點企業完善內部碳管理制度,確保數據真實可靠。在應用層面,增強采信應用,將碳足跡標識納入綠色工廠評價體系,引導政府采購優先選擇低碳產品,鼓勵企業在產品包裝及宣傳中標注碳標識,增強市場競爭力;拓展試點范圍,從鋰電池、光伏延伸至電子電器、鋼鐵等10類產業,支持“一審多證”模式,為外貿企業提供雙語認證報告,助力綠色產品出海;促進互信合作,強化長三角區域產品碳足跡標識認證合作,推動碳足跡數據共享互認。
大皖新聞記者 徐琪琪 實習生張亞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