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也奇怪,蘇州民間信仰很發達,卻沒有產生影響全國的大神。
在蘇州地區眾多的民間信仰神祇,而且是本土神祇,最出名的神祇可能是總管神信仰了。
但這個總管神信仰也僅僅局限于江南地區。
前段時間,去蘇州西部通安鎮樹山村的云泉寺,在寺廟里看到了總管堂。
這個總管堂供奉著原在虎丘花錦花蓮村總管堂里的諸神。
門前有一幅對聯:上聯為:云泉仙境聞蓮香,下聯為:東望虎丘總管諸佛披花錦。
正如總管堂這幅對聯所隱含的意思,來自虎丘花錦村。
毫無疑問,這個總管堂主供神祇便是金總管。
總管堂在江南地區較為普遍,據網友給我提供信息,說:常熟常明寺有總管殿,董浜總管廟等等。
其實,我查閱史料,總管堂遍布江南。
為什么是這樣?我們從金總管說起。
金總管是誰?
金總管的記載,最早出現在正德《姑蘇志》卷二七“壇廟上·總管廟”一文上。
該文詳細介紹了金總管的來歷,說開封人金和,靖康時候隨皇帝南渡,定居在蘇州昆山蘇臺鄉真豐里(也就是現在的昆山周莊鎮),死后為神。
并介紹了其兒子金細被封為靈祐侯,金細的兒子金昌才被封為“總管”,金昌的兒子金元七仍為總管的歷史。
我們梳理一下,金總管家族的譜系,金和-金細(獲封靈祐侯)-金昌(首次獲封總管)-金元七(再次獲封金總管)。
他們為什么成神,主要是家族在昆山地位顯赫,而且顯靈傳說,可以用顯靈庇護漕運。
我想,其家族借助自己祖先能保佑漕運的顯靈傳說,進而將其塑造成蘇州地區最受信仰、祭祀的對象。
總管神信仰在江南地區影響很大,為什么?
我想主要與總管神能保護漕運,以及漕運從業者行走足跡有關。
當時,江南地區漕運發達,漁民、船民要從事海運、漕運生活。
在出船時、行船時,需要尋找神祇來保佑,而這個總管神恰巧能保護漕運,自然也就順理成章成為漕運人心目中的保護神。
加之,從事漕運的人,活動區域較大,慢慢地就將從昆山周莊起步的金總管傳播到長三角區域。
但可能主要是漕運,距離不夠遠,限制了從業者的腳步,總管神的傳播也就不會太遠了。
我在山東,沒有發現類似的信仰,足以說明問題。
相反,起源于福建莆田湄洲島的媽祖信仰,卻可以傳播到全世界,主要是從事海運的漁民,行動距離更遠,便將這一信仰帶了出去有關。
可見,成為影響較大的神祇,主要還得靠傳播距離。
有時候,酒香也怕巷子深。
這里再說多一句:據說,金總管塑像的標志是圓帽,紅布抹額。
我沒有仔細觀察,但關于這個有個傳說,大意是唐朝時候有關海神就有了紅布抹額的說法。
我想后來用在金總管身上,也算是恰如其分。
不知道,我的猜測準不準,還請各位指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