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上旬,上海內環內高架道路將實現無人機自動巡飛全覆蓋,其中,“分心駕駛”的龜速車將成為查處的目標。對此,網友紛紛表示“大快人心”。
所謂“龜速車”,指的是在道路通行條件良好的情況下,尤其是在有最低限速的道路上,一些行駛速度明顯低于正常水平的車輛。
之所以要做出處罰,主要是因為“龜速車”會造成道路通行效率明顯下降。研究表明,當車輛行駛速度每降低10千米/小時,道路通行能力下降約15%,可見“龜速車”也是造成道路擁堵的原因之一。
此外,在快速路上“龜速車”還會引發不小的道路風險。車輛速度太慢,往往會導致后方車輛頻頻降速、變道,增加了道路上的變量,也增加了事故風險。
一些現實案例已經很能說明問題。2024年9月15日,在滬蓉高速湖北境內就發生一起事故,慢車道內一輛小汽車以極低速度行駛時,被后方一輛輕型貨車猛烈追尾。因此,整治“龜速車”,歸根結底還是出于道路安全的考慮。
事實上,如今有不少城市已經開始了類似的整治,成都、濟南等地的處罰標準也多是扣3分并處以50到100不等的罰款。相信在汽車保有量不斷提高的今天,類似措施有可能進一步普及。
當然,“龜速車”的原因很復雜,當中做出一些區分是有必要的。比如尤其應當整治的,是不文明駕駛所導致的龜速,比如看手機、打電話等。
今年3月22日9時許,上海就利用無人機發現并處罰了一輛“龜速車”,并因為該車駕駛員一邊開車一邊玩手機,由此對其駕駛員作出記3分、罰款200元的處罰。此外,上海警方還公開發布了一些“龜速車”的監控視頻,顯示駕駛員在一邊使用手機一邊駕駛,對于這些行為理當進行處罰。
成都對“龜速車”通過LED顯示屏進行提醒。
但還有一些情況也可能導致龜速,比如新手上路、對道路狀況不熟悉、沒注意到限速標識等。對于這些情況,進行一定的諒解,體現寬嚴相濟也是必要的。
比如成都的方式就是發現“龜速車”后會通過道路LED顯示屏、手機短信等方式對駕駛員進行提醒,之后進行視頻回溯,若存在開車玩手機等駕駛違法行為,再進行處罰。這就一定程度保證了處罰的合理性——先提醒,如果確有問題再行處罰。
相信在無人機等科技手段的加持下,如今已經具備了精準識別的可能性。那么相關部門在制定“龜速車”處罰標準時,也不妨做出區分,杜絕看手機等違規駕駛行為,對特殊狀況進行充分的提醒和教育。
無論如何,城市紛紛開始治理“龜速車”,也是一次駕駛文明的升級。如果說對于“超速是違規”的認識已經深入人心,那么現在也要重新明確“過慢也是違規”“謹慎駕駛不等于龜速駕駛”。廣大駕駛員也應該對“龜速車”的危害有更深刻的認識,更好地遵守道路通行秩序,養成良好的駕駛習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