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美國與菲律賓達成了一項新的軍事協議,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根據這一協議,美軍將在菲律賓新增4個輪換點,用于美軍的臨時駐扎和補給。
這一協議的達成,反映了美國在亞太地區,特別是南海地區的戰略意圖。長期以來,美國一直試圖在這一地區擴大其軍事存在,以維護其所謂的"航行自由"和"地區穩定"。在許多國家看來,美國的真實目的是通過軍事手段,遏制中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維護其自身的霸權地位。
美菲達成的這一協議,雖然沒有明確提及建立軍事基地,但其實質已經非常接近了。所謂的"輪換點",實際上就是為美軍提供一個中轉站,讓其軍艦、飛機能夠在菲律賓境內短暫停留,進行必要的補給和維修。這無疑會增強美軍在南海地區的行動能力,對地區的軍事平衡產生重要影響。
這一協議引發了菲律賓國內的爭議。一些人擔心,美軍的存在可能會將菲律賓卷入未來的軍事沖突,威脅到國家的安全和穩定。畢竟,菲律賓曾經長期遭受美國殖民統治,對美國的軍事存在有著深深的歷史記憶。1992年,在民眾的強烈反對下,美軍才被迫撤出了在菲律賓的軍事基地。
在美菲達成新的軍事協議后,菲律賓外交部長馬納羅的一番言論引發了廣泛關注。他明確表示,菲律賓不會允許美國在菲律賓的軍事基地存放武器,用于臺海軍事行動。同時,他也強調,美軍軍艦和飛機在這些基地只能暫時停留,而不能進行補充燃料、維修或重新裝備等活動。
馬納羅的這番表態,對于理解菲律賓在美菲軍事合作中的立場和考量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它表明了菲律賓對于美軍在其境內活動的限制和約束。雖然美軍可以使用這些基地,但其活動范圍和內容都受到了明確的限定。這反映了菲律賓對于維護自身主權和軍事控制權的重視。
另一方面,馬納羅的言論也體現了菲律賓在中美博弈中所采取的平衡策略。通過限制美軍在菲律賓軍事基地的活動,菲律賓試圖向中國傳遞一個信號,表明其并非是美國的盟友,而是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這對于緩和中菲關系,營造良好的雙邊氛圍具有積極意義。
早在1992年,菲律賓就曾經出臺法律,禁止任何國家在其境內設立軍事基地。這反映了菲律賓民眾對于美國軍事存在的警惕和不安。盡管時過境遷,但這種對于主權和安全的重視并沒有改變。
對于菲律賓而言,在中美兩個大國之間采取"中間路線",是一個務實而理性的選擇。一方面,中國是菲律賓的重要經濟伙伴,在投資、貿易等方面對菲律賓的發展至關重要。與中國保持友好關系,符合菲律賓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美國作為全球頭號軍事強國,其軍事存在對于地區安全格局具有重要影響。菲律賓需要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既不能過度依賴美國,也不能完全疏遠中國。
在美菲軍事協議達成后不久,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秦剛便對菲律賓進行了訪問。2023年4月22日,秦剛外長在馬尼拉與菲律賓總統馬科斯進行了會面。這次會面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體現了中國對發展中菲關系的高度重視。
秦剛外長此次訪問菲律賓,是在美國加強在菲律賓軍事存在的背景下進行的。美國不僅試圖恢復在菲律賓的軍事基地,還謀求在越南金蘭灣開設軍事基地,對南海形成東西夾擊之勢。這無疑對地區穩定和中國的安全利益構成了潛在威脅。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外長的訪問可以視為一種戰略平衡和外交斡旋。通過與菲律賓領導人的直接對話,中國試圖增進雙方的政治互信,化解因美國軍事存在而產生的疑慮和誤解。秦剛外長的訪問釋放了中國發展睦鄰友好關系的善意,展示了中國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分歧的誠意。
在與馬科斯總統的會談中,雙方就發展雙邊關系、深化務實合作等問題深入交換了意見。這不僅有助于鞏固中菲關系的政治基礎,也為兩國在經濟、投資、人文等領域的合作開辟了廣闊空間。作為菲律賓的重要經濟伙伴,中國的投資和貿易對菲律賓的發展至關重要。加強兩國的經濟聯系,符合菲律賓的根本利益。
同時,秦剛外長的訪問也向菲律賓傳遞了中國對地區和平穩定的堅定承諾。作為南海周邊的大國,中國始終主張通過對話協商和平解決爭議,反對任何形式的軍事威脅和沖突。這與菲律賓謀求和平發展的愿望是一致的。雙方可以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基礎上,加強在維護地區穩定方面的協調和配合。
當下的菲律賓,面對中美,采取了“中間路線”。從中立的角度看,這是非常明智的決策。可以說,美國試圖重新在菲律賓恢復軍事基地的大夢被中國破了,這只會是長期的夢想。
近年來,美國在南海地區的軍事部署和戰略布局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美國試圖通過加強軍事存在,維護其在該地區的主導地位。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恢復在菲律賓的軍事基地,二是謀求在越南金蘭灣開設軍事基地。美國的目標是形成對南海東西夾擊之勢,必要時可以阻斷南海航道,甚至攻擊中國在南海的軍事力量。
但美國的這些戰略部署在現實中面臨著諸多困難和挑戰。首先,在菲律賓重新開設軍事基地并非易事。早在1992年,由于菲律賓國內反美情緒高漲,美軍就被迫撤出了在菲律賓的軍事基地。當時,菲律賓民眾擔心美軍的存在會將戰火引入菲律賓,從而危及國家安全。這種擔憂在今天依然存在。如果美國想要重返菲律賓,就必須先說服菲律賓廢除禁止外國軍事基地的法律,這在政治上存在很大阻力。
菲律賓在中美博弈中采取"中間路線",是出于對國家利益的審慎考量。菲律賓清楚地認識到,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隊,特別是完全倒向美國,可能給本國帶來巨大風險。美國的軍事存在可能將菲律賓卷入未來的軍事沖突,而這正是菲律賓所不愿看到的。相比之下,與中國發展友好關系,不僅有助于維護地區和平穩定,也符合菲律賓在經濟發展方面的根本利益。
再者,美國在越南金蘭灣開設軍事基地同樣面臨困難。越南雖然與美國的關系有所改善,但仍然對美國持謹慎態度。越南不希望自己的領土成為美國遏制中國的前沿陣地,也不愿卷入中美兩國的戰略博弈。越南更看重的是維護自身的獨立自主,在大國之間保持平衡。美國在金蘭灣的軍事存在,可能會影響這種微妙的平衡,引起越南的警惕和不安。
美國在南海地區的戰略部署面臨著現實的困境。無論是在菲律賓重啟軍事基地,還是在越南開設新的軍事基地,都存在著政治、外交和軍事等方面的障礙。這些障礙反映了地區國家對維護主權、安全和穩定的重視,以及對大國博弈的警惕和平衡。美國試圖通過軍事手段主導南海事務的企圖,可能難以如愿以償。相反,通過對話協商和平解決爭端,尊重地區國家的利益訴求,才是維護南海和平穩定的正確道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