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2025年疫苗與健康大會舉行。國家衛健委副主任、國家疾控局局長沈洪兵在大會發言中提出了對動態調整優化國家免疫規劃策略的展望和設想。他表示,動態調整優化國家免疫規劃策略,原則是統籌規劃、動態調整、分步實施,國家疾控局準備做一個到2030年的五年規劃。
對于要優先考慮納入的疫苗,從我國疾病形勢和疾病負擔和可及性分析,沈洪兵提到HPV、Hib(b型流感嗜血桿菌)、水痘、肺炎球菌疫苗。對于要考慮的因素復雜,他表示,國際普遍共識的、疾病負擔重、成本效益高、疫苗產能滿足需求、財政可負擔的疫苗,要盡快新增。同時,也要考慮探索疫苗退出及儲備機制。
▲沈洪兵作大會發言
2007年,國家免疫規劃進行了實施以來唯一一次大規模擴容,此后18年來我國免疫規劃僅有一些免疫程序上的調整,疫苗種類未有增加。
哪些疫苗要優先考慮納入?
沈洪兵表示,動態調整免疫策略,是國家提出的戰略要求,群眾接種疫苗的需求也不斷提高。
沈洪兵指出,我國免疫規劃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但一個主要問題是,我國免疫規劃疫苗種類與國際共識仍有差距。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所有國家納入免疫規劃10種疫苗中,我國尚有四種未納入,Hib、PCV(肺炎鏈球菌)、HPV、輪狀病毒疫苗。從工藝上看,英美等國普遍應用聯合疫苗,如四聯、五聯、六聯,及更優工藝,如多糖結合疫苗,而我國使用疫苗以單苗為主,工藝也有待升級。
“此外,英美等國家免疫規劃疫苗覆蓋人群廣泛,包括青少年、成人、一些特殊人群,而我國免疫規劃疫苗覆蓋人群以6歲以下兒童為主,缺乏適用于成人特別是孕婦、老人等重點人群的疫苗。”沈洪兵說。
到底要優先考慮納入哪些疫苗?從疾病形勢和疾病負擔分析,沈洪兵指出,HPV、Hib、水痘病毒、肺炎球菌等感染所致疾病治療支出成本遠超接種疫苗的預防成本。
從可及性來說,沈洪兵分析,產能方面,我國國產雙價HPV、Hib、水痘等疫苗已上市使用多年,疫苗安全性、有效性已經過驗證,企業產能可滿足目標人群接種需求;地方試點方面,近年來,各地積極探索推進地方免疫規劃疫苗擴容,目前,多地將雙價HPV、水痘等疫苗納入省級免疫規劃,或通過為民辦實事項目等實現免費接種;基層服務承接能力方面,目前,每個鄉鎮(街道)至少有1家預防接種單位,如合理規劃和組織,基層接種單位具備承擔更多免疫規劃疫苗接種任務的能力。
▲國家衛健委此前表示,已有15個省份將接種HPV疫苗納入為民辦實事項目。圖據視覺中國
但國家免疫規劃疫苗調整仍面臨許多現實問題,其中之一是疫苗研發進度的制約。在上述提到的問題中,沈洪兵進一步談到,我國多聯疫苗研發滯后導致小月齡兒童接種疫苗比較集中,增加針次困難,直接限制了增加國家免疫規劃疫苗的種類。
在分會場上,中疾控免疫規劃中心副主任余文周也談到,免疫規劃疫苗加上非免疫規劃疫苗,小月齡兒童家長去接種點的次數太多,甚至一個月要帶孩子去兩趟,因此要減少去的次數。因此,要繼續加強和推進聯合疫苗的研發和使用;另一個解決方案是多種疫苗同時接種,要加強相關研究和推廣使用,但要考慮兒童和家長接受度的問題。
要做五年規劃,要有退出機制
沈洪兵在發言中提出了動態調整優化國家免疫規劃策略的主要思路。原則是統籌規劃、動態調整、分步實施。沈洪兵表示,國家疾控局準備做一個到2030年的五年規劃,逐步縮小國內免疫規劃與國際差距,逐步納入需要納入的疫苗,并思考拓展資金來源的策略。
同時,他表示,要考慮的影響因素很多、很復雜:疾病防控需求、疾病負擔、疫苗特性和產能、經濟學效益、接種實施條件、群眾需求、財政籌資能力、與現有免疫規劃程序銜接等。國際普遍共識的、疾病負擔重、成本效益高、疫苗產能滿足需求、財政可負擔的疫苗,要盡快新增。
另一方面,也要考慮探索疫苗退出及儲備機制:不屬于全人群普遍接種的,現有疫苗不適應疾病防控需要的,工藝技術落后的。沈洪兵說,這是財政部提出的相關建議。
探索非免疫規劃疫苗多渠道籌資模式
對于非免疫規劃疫苗,沈洪兵表示,要推進多渠道籌資模式,探索建立納入醫保個人賬戶支付、(地方)財政補助等支持為老年人等重點人群接種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帶狀皰疹疫苗等非免疫規劃疫苗。有些省份已經在試點納入醫保個人賬戶支付。沈洪兵透露,國家疾控局在跟國家醫保局研究,盡快在全國層面上推動,包括個人賬戶家庭共濟支付。
此外,沈洪兵提出,要創新醫防融合機制,如已經有地方在試點的疫苗健康教育處方。也要強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預防接種服務職能,探索將疫苗服務納入家庭醫生服務中,將預防接種服務與基本醫療服務相結合,實現診療與預防無縫銜接。
余文周也表示,在新的形勢下,要加強成人預防接種服務供應,豐富預防接種服務模式。如依托兒童預防接種門診,探索兒童-成人復合接種門診,探索專科/全科一體化疫苗接種模式。
在優化預防接種服務方面,沈洪兵也提到一些數字化賦能的探索,包括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實現線上預約及自助查驗、疫苗接種智能提醒和隨訪等;全面開展電子接種證建設應用和接種數據異地共享等。余文周提到,后者是今年重點工作,將印發相關工作方案和技術方案。
余文周在分會場報告中還提到,中疾控免疫規劃中心2025年重點工作還包括制定脊灰、流腦等防控方案,完成急性腦炎腦膜炎癥候群哨點監測方案,完成新冠病毒抗體血清流行病學調查;繼續技術支持新疫苗納入國家免疫規劃項目,制定非免疫規劃疫苗的接種技術指南;克服報告接種率的弱點,通過第三方監測接種率、疫苗使用數、信息系統接種記錄等,加強國家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監測;鑒于國家免疫規劃疫苗供應現狀,進行疫苗流通數據比對和修訂,開展國家免疫規劃疫苗供需監測。
紅星新聞記者 胡伊文 湖北武漢報道
編輯張尋 責編 馮玲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