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鏡頭,保持不動……”隨著一聲清脆的快門聲,一張清晰的證件照傳輸到筆記本電腦上。4月16日,來自西藏林芝邊境管理支隊上察隅邊境派出所的“背包民警”,在寧日村群眾次旺旺加家中采集證件照。
初春的察隅河谷,冰雪消融,溪流裹挾著暖意蜿蜒而下。平均海拔1900米的西藏察隅縣上察隅鎮,春意盎然,花香四溢。上察隅邊境派出所民警結合寧日村新搬遷群眾的辦證需求,背上相機、三腳架,為群眾上門采集證件照和基礎信息。
“一個民警多翻一座山,一村群眾就能少翻一座山!”近年來,該所針對轄區各村距離遠、交通不便、群眾辦證流程不熟等實際,將主動發現與精準對接相結合,組織“背包民警”通過走訪排查和入戶采集信息的方式,實現辦證工作從“等訴求、一次辦”到“找需求、送便利”的轉變,切實優化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看這里,小熊貓要變魔術嘍!”2025年2月26日,下察隅鎮竹巴村頓珠家中,民警謝盛全翻著一本兒童繪本。躺在床上的頓珠,嘴角突然微微上揚,將目光聚焦在繪本上那只“發光的小熊貓”上,等待已久的同事抓住轉瞬即逝的機會,完成了對頓珠照片信息的采集。
這是謝盛全第三次來到頓珠家中。10歲的頓珠患有腦癱伴隨癲癇、吞咽功能障礙,一直未辦理身份證,無法享受殘疾人補貼,更難以申請特殊教育。第一次到頓珠家走訪的謝盛全,回到派出所后,立即將情況進行了匯報,并在第二天帶著證件照采集設備來到頓珠家中。謝盛全和他的同事們不停地尋找方法,結合以往經驗,便想出拿一本兒童繪本吸引頓珠注意力,進行抓拍的方法。于是便有了第三次拍攝的經歷。
一個月后,頓珠的母親拉姆,從謝盛全手中接過還帶著溫度的身份證時,用不太標準的普通話,笑著、哽咽地說道:“照片……好看!”
“剛下過雨,路很滑,注意安全!”群山環繞的珠聯村,散落著少數幾戶未連通公路的房屋,帶隊走訪的索朗尼瑪,在一處布滿碎石的陡坡上,叮囑著身后的民警。
85歲的珠聯村卓瑪老人,于2025年初來到上察隅鎮珠聯村居住。由于患有聽力障礙,且膝下無兒女,消息獲取較為閉塞,身份證件常年未更新,給老人的就醫、低保戶補助申領帶來極大不便。作為珠聯村責任民警的教導員索朗尼瑪,在走訪中了解到卓瑪老人情況后,及時組織戶籍民警前往老人家中補齊證件信息,并在辦理好身份證后,利用走訪機會將證件送到老人手中。
“你們把辦證窗口搬到了家里,真的太好了?!敝糁照鹊淖楷斃先?,站在自家房屋的墻角,用大拇指反復撫摸帶有防滑紋的證件套,隨即揚起手背擦掉眼角皺紋里的淚水,不停地向索朗尼瑪一行豎起大拇指。
卓瑪老人用簡單質樸的語言,向民警表示了感謝。與卓瑪老人一樣,部分群眾不能準確區分各職能部門,更不熟悉辦證流程,在證件丟失、過期后不能及時換領,給生活帶來不便。自從上察隅邊境派出所開展上門辦證以來,很多人聽說了卓瑪老人在家中辦證的申請,他們在民警定期走訪時說出自己的需求。
巴桑的殘疾證年審在即,單親兒童崗嘎拉姆入學體檢單送審在即……在所里的“特殊群體服務臺賬”上,68份待送證件按照事情的先后順序進行了標注,民警將結合用證需求,利用走訪的機會,及時將證件送到群眾手中。
“檔案已經注冊好了!謝謝你們!”當民警再次走訪頓珠時,他已經用身份證注冊好了殘疾人檔案。未來,他將在特教學校遠程注冊學籍,向察隅縣殘疾人聯合會申請輔助器具,生活也將更加豐富多彩……
來源:中國西藏新聞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