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界首市市場監管局在新開張的某餐館例行檢查時,店老板主動向執法人員送上一本宣傳冊,介紹說:“執法同志,咱們界首剛剛成立了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局,當下正大力倡導執法必被監督,今后你們執法,我們經營主體都要行使監督的權利啦!這手冊里講得明白,你們看看。”這看似簡單的一幕,正是界首市推行執法單位接受被檢查單位 “反向監督” 生動場景的縮影。
界首市針對行政執法單位接受被檢查單位“反向監督”的第一意識有待加強,對于出現檢查主體多、檢查標準不一致等情況,要拿出行之有效的具體舉措:以反向監督為突破,讓經營主體反向宣傳“執法必被監督”;運用好兩個反向監督平臺,讓問題更廣泛地自下而上反映,更高效地自上而下解決。建立“檢查計劃融通機制”,最大程度實行“綜合查一次”;在反向監督持續推進中,促成執法主體成為經營主體的“成長伙伴”。
反向宣傳喚醒經營主體的監督意識
行政執法協調監督部門回應經營主體“一直處于被檢查地位”的心理,激活經營主體參與監督的需求,策劃開展“萬戶主體監督宣傳”活動。在行政執法部門開展檢查或行政執法時,主動宣傳“執法必被監督”的理念,讓這種理念從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傳播。現有13000余戶經營主體參與,廣泛、直接地提升了執法部門被監督的第一意識。
“平臺+機制”再造監督生態
反向宣傳的同時,讓經營主體充分運用好營商環境熱線、民生呼應、行政執法監督聯系點三個反向監督平臺,以便更廣泛地收集行政執法領域存在的問題。在解決檢查主體多、累積頻次多、標準不一致問題方面,建立“檢查計劃融通機制”,即讓重點執法單位年初拿出檢查計劃,按求同存異原則,并入聯合檢查,確有必要單獨檢查或臨時檢查的,實行單列制和報備制,最大程度地實現“綜合查一次”。2024年至今,檢查頻次較上年降低30%以上,為經營主體解答檢查標準不一致、協商統一標準的問題涉及6個行業700余件次,讓經營主體切實感受到行政執法效能的提升和服務的優化。
反向監督促執法主體成為“成長伙伴”
反向監督構建了經營主體與執法部門的互動關系,促成執法部門主動探索從單一監管到主動服務的實踐。在聯合檢查中,創造性地嵌入“體檢式服務”,組建由部門業務骨干、法律顧問、行業協會參加的監管服務團,對檢查中發現的共性問題,召開現場整改推進會,手把手指導經營主體按標準改造,實現查、幫、改一體化。有計劃地開展查后回訪,如對一家塑料生產企業,環保、市場監管、安監部門有針對性地回訪和指導環保設施改造升級項目,為企業節省改造費用160余萬元。
來源:新華網、阜陽市司法局
安徽省司法廳出品
歡迎投稿到郵箱sft7000@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