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菠蘿
(一)
中國人口占世界20%,但胃癌的發病數和死亡數卻都占了約40%,每年近40萬。
不僅中國胃癌多,我們的鄰國胃癌發病率也奇高。尤其是日本和韓國。事實上,韓國是全球胃癌發病率排名第一的國家,比中國還要高一倍!
到底胃癌為啥在東亞這么高發呢?
是人種的原因么?
確實有一些聯系,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證據就是東亞的人移民到美國后,后代的胃癌發病率就大幅下降了。生活在夏威夷的日本人,胃癌、肝癌、食管癌的發病率,都顯著低于生活在日本的同胞。
那為啥生活在東亞的人這么危險呢?
(二)
東亞胃癌高發,內因和外因都有。目前已知的胃癌風險,主要包括下面幾個。
遺傳因素:攜帶特定的基因突變,比如CDH1。
感染因素:攜帶幽門螺旋桿菌。
飲食因素:大量吃高鹽食物或煙熏食物,缺乏蔬菜水果。
習慣因素:抽煙,喝酒,缺乏運動。
第一個屬于內因,后面三個屬于外因。
遺傳和胃癌有一定關系。
比如,胃癌中有一類叫“遺傳性彌漫性胃癌”。它是由CDH1突變引起的,攜帶這種突變的人,一生中得胃癌概率超過70%,有可能很年輕就生病。
但遺傳因素導致的患者所占比例很低。胃癌在中國高發,主要還是外因導致的,包括生活習慣和外部環境。
第一大外因是感染因素,主要是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旋桿菌,圖片來自網絡
幽門螺桿菌感染是最明確的胃癌風險因素之一。被感染的人,風險顯著大于沒有被感染的人,而據估計,中國有50%以上的人都是幽門螺桿菌攜帶者!總數超過7億!
長期的幽門螺桿菌感染,可能導致慢性胃炎,刺激細胞變異和生長。長此以往,就會增加患癌風險。
幸運的是,幽門螺桿菌是可以用抗生素組合療法治愈的。最新研究發現,如果有胃癌家族史,而自己是幽門螺桿菌是攜帶者,那根治幽門螺桿菌會大幅降低胃癌風險!
(三)
除了感染,胃癌這類消化道的腫瘤,和生活習慣也是有密切關系的。
高鹽和腌制食物尤其是一個重大風險。
長期食用高鹽的食物,會破壞胃黏膜,增加炎癥和患癌風險。另外,腌制食物有可能亞硝酸鹽超標,進入體內后,代謝成為強致癌物亞硝胺。
胃癌高發的中國、日本還有韓國,都有長期吃高鹽食物和腌制食物的傳統,這并不是巧合。
日本拉面,韓國泡菜,中國咸魚,都是含鹽量很高的食物。
圖片來自網絡
中國很多地區都愛吃腌制食品。沿海地區做咸魚,魚露等,都要加大量的鹽,好吃是好吃,但不健康。福建,浙江,江蘇,山東,遼寧很多沿海地區,都屬于胃癌高發區。
在世界衛生組織的“一類致癌物”名單中,中國咸魚赫然在列!
所以,大家要盡量吃新鮮的食物,腌制食品不是一點兒都不能吃,但一定要少吃。
中國農村胃癌發病率高于城市,也是和飲食習慣,食物儲存方式有關的。
(四)
最后給大家講一個有趣的故事。
雖然現在歐美胃癌很少,但以前發病率非常高。神奇的是,從1950到1980,短短30年,西方的胃癌死亡人數突然大幅下降50%!
為啥呢?
最大原因不是藥物,而是冰箱的普及!
冰箱讓人們可以更多地儲存和食用新鮮食物,從而降低了對各種高鹽腌制品的依賴。
事實上,最近20年,排除年齡因素后,中國胃癌的發病率也已經開始緩慢但持續的下降了,城市里下降更快。這和中國城鎮家庭里冰箱的普及應該是有關系的。
傳統文化可以保留,但腌制菜這種不健康的傳統習慣,能少就少點吧。
致敬生命!
圖片來源:網絡表情包
參考文獻:
1:http://gco.iarc.fr/today/
2:The effect ofmigration on cancer incidence among Japanese in Hawaii. Ethn Dis. 2004Summer;14(3):431-9.
3:SEER CancerStatistics Review, 1975-2014,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Bethesda,
4:Overweight, obesityand gastric cancer risk: Results from a meta-analysis of cohort studies. Eur JCancer. 2009;45:2867–2873.
5:Gastric cancer:prevention, risk factors and treatment. Gastroenterol Hepatol Bed Bench. 2011Autumn; 4(4): 175–185.
6:Global surveillanceof trends in cancer survival: analysis of individual records for 37,513,025patients diagnosed with one of 18 cancers during 2000–2014 from 322population-based registries in 71 countries (CONCORD-3). Lancet. 2018 Mar 17;391(10125): 1023–1075.
7:Global surveillanceof cancer survival 1995–2009: analysis of individual data for 25 676 887patients from 279 population-based registries in 67 countries (CONCORD-2). Lancet.2015 Mar 14; 385(9972): 977–101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