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車展以“擁抱創新,共贏未來”為主題,成為全球汽車產業轉型的風向標。在新能源浪潮的倒逼下,合資品牌一改往日的“保守”姿態,以智能化、本土化、電動化為核心,集中釋放技術儲備與市場野心。
從奧迪、寶馬的尖端智艙到豐田、別克的混動突圍,再到長安馬自達EZ-60以“魂動美學+科技革命”重新定義中型SUV,這場展會不僅是產品的競技場,更揭示了合資車企在新能源賽道上的共同戰略方向——以智能化重構用戶體驗,以本土化爭奪市場話語權。
長安馬自達EZ-60:
魂動設計與智能科技的“雙向奔赴”
長安馬自達EZ-60作為品牌電動化轉型的里程碑之作,在本屆上海車展上憑借“魂動設計2.0”理念與智能化配置的深度融合,成為合資新能源SUV領域的焦點。這款車型不僅延續了馬自達標志性的設計語言,更通過一系列創新技術,實現了美學與實用性的完美平衡。
EZ-60首次在新能源SUV上引入了D柱風道設計,這一創新不僅優化了氣流導向,更進一步降低了風阻系數,還顯著提升了電池散熱效率。這種設計將“魂動”美學的流暢線條與功能性需求巧妙結合,展現出馬自達在空氣動力學領域的深厚造詣。
內飾方面,EZ-60同樣不乏亮點。它配備了一塊26.45英寸的5K超寬懸浮屏,屏占比高達88.3%,還有流媒體后視鏡和后排控制屏的組合,支持語音交互與手勢控制,為用戶帶來了極致的交互體驗。此外,23揚聲器的杜比全景聲音響以及后排獨立觸控屏的加入,更是將車內的豪華氛圍推向了新的高度。
在動力系統上,EZ-60采用了雙動力戰略,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增程版車型綜合續航里程肯定超過1000km。而純電版車型則提供了超過600km的續航選擇。同時,高速NOA、自動泊車、離車泊車等駕駛輔助功能也不會缺席。
市場定位方面,EZ-60大概率將以16萬-22萬元的預售價切入中型SUV市場,直接對標特斯拉Model Y、以及同為日系中型新能源SUV的P7和S7等車型。其差異化策略在于通過獨特的設計語言與豐富的智能化配置,打造“雙高溢價”優勢,吸引那些既注重品質又追求個性的年輕消費群體。
別克GL8陸尚:
混動技術強化MPV市場格局
別克GL8陸尚作為GL8家族的插混新成員,正憑借其“商務+家用”雙場景的兼容性,向比亞迪夏、傳祺E9等國產混動MPV發起挑戰,有望進一步強化GL8在MPV市場的領先優勢。
GL8陸尚搭載了“真龍”插混系統,由1.5T發動機和160kW電機組成,不僅WLTC虧電油耗低至6.68L/100km,綜合續航更達到了驚人的1420km。這一數據不僅超越了同級別的國產混動MPV,也解決了用戶對新能源車續航焦慮的痛點。同時,其二三排座椅可靈活折疊,形成一張1.8米的“大床”,而后備箱也能輕松容納三個28寸行李箱,充分滿足了長途出行和家庭露營的多樣化需求。
在靜謐性方面,GL8陸尚同樣表現出色。全車26處靜音處理與三層隔音玻璃的組合,成功打造出“移動會客廳”級的NVH表現。無論是商務洽談還是家庭出游,都能確保車內的私密性和舒適性,直擊商務用戶對靜音效果的核心訴求。
從戰略角度來看,GL8陸尚以30萬元的定價填補了合資混動MPV的市場空白,標志著別克正從“燃油霸主”向新能源賽道主動轉型。其成功與否不僅關系到別克品牌的市場表現,更將影響合資品牌在中高端MPV市場的長期布局。
AUDI E5 Sportback:
豪華品牌的智能化突圍
作為AUDI品牌的首款車型,也是首款基于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平臺打造新產品,AUDI E5 Sportback,正以“全場景數智座艙”為核心賣點,試圖扭轉消費者對傳統豪華品牌“智能化滯后”的刻板印象。這款車型不僅搭載了奧迪與華為聯合研發的高階智駕系統,支持城市NOA領航與自動泊車功能,其硬件配置更可對標新勢力旗艦車型,展現出奧迪在智能駕駛領域的最新成果。
在設計上,E5 Sportback延續了AUDI E概念車的溜背造型與無框車門設計,內飾則采用了懸浮式交互屏與環保材質,兼顧了科技感與豪華調性。這種設計語言不僅符合當下消費者對電動車的審美需求,也體現了奧迪作為豪華品牌在電動化時代的創新實力。
然而,盡管奧迪在駕控性能與品牌溢價上具備優勢,但其能否在25萬-35萬元的價格區間內與蔚來ET5、極氪001等國產高端純電車型正面競爭,仍需觀察市場對“傳統豪華+智能科技”這一組合的接受度。畢竟,在智能化浪潮下,消費者對于汽車的需求已不再局限于傳統的豪華配置,而是更加注重科技體驗與智能駕駛的表現。
大眾ID.ERA:
全尺寸SUV的增程野心
由上汽大眾負責的研發ID.ERA概念車,已確定在2025上海車展正式亮相。作為大眾品牌的首款增程車型,ID.ERA概念車將搭載Momenta智能駕駛方案,預計于2026年量產上市。
據了解,ID.ERA概念車的智駕系統專門針對中國復雜路況進行了優化,支持全場景通行能力,彰顯了合資品牌在智能駕駛本土化研發方面的實力。在動力方面,ID.ERA采用了1.5T增程器與雙電機的組合,綜合功率超過200kW,純電續航里程達到200km,這一數據直擊理想L8/L9等熱門車型的軟肋,展現出強勁的市場競爭力。
在設計上,ID.ERA突破了大眾傳統的設計風格,采用貫穿式燈帶與筋線,從車頭一直延伸至車尾,尾部內凹式設計進一步提升了車身的層次感。車身尺寸全面對標全尺寸SUV,軸距預計超過3米,并提供6/7座布局選項。這種“硬核美學”不僅賦予了ID.ERA獨特的視覺識別度,也彰顯了大眾在電動化轉型中的決心和勇氣。
從市場定位來看,ID.ERA的售價或突破40萬元大關,成為大眾在華最貴的新能源車型。這一舉措不僅在于產品本身的實力展現,更在于向國產新勢力傳遞一個明確的信號:合資品牌同樣有能力在高端新能源市場占據一席之地。ID.ERA的推出,無疑將加劇高端新能源市場的競爭態勢,推動整個行業向更高水平邁進。
豐田鉑智7:
本土化研發的試金石
廣汽豐田鉑智7作為豐田“ONE R&D”戰略下的首款純電C級轎車,由中國團隊主導研發,直接對標小米SU7與比亞迪漢等熱門車型。這款車型的關鍵策略在于激光雷達與智駕升級,預告圖顯示其配備了激光雷達,支持高速領航輔助功能,硬件配置向新勢力看齊,展現出豐田在智能駕駛領域的最新成果。
在價格方面,鉑智7預計定價在20萬-30萬元區間,試圖以豐田品牌的可靠性背書加上高性價比來搶占市場份額。然而,面對國產純電轎車的“配置圍剿”,鉑智7能否成功突圍仍是未知數。
從轉型樣本意義來看,鉑智7的成敗將直接驗證合資品牌“研發本土化”戰略的有效性。如果成功,將為日系車企的電動化路徑提供重要參考;如果失敗,也將為其他合資品牌提供寶貴的經驗教訓。無論如何,鉑智7都是豐田在電動化轉型道路上的一塊重要試金石。
結語:
可以預見的是,2025上海車展將見證合資品牌從“被動防守”到“主動進攻”的戰略轉折。長安馬自達EZ-60以其設計美學與智能科技的融合,成為這一轉型的典型縮影;而AUDI、大眾、別克等品牌的集體發力,則昭示著新能源戰場已進入“技術深水區”。
然而,這場反攻的成功與否,不僅取決于產品力本身,更在于合資車企能否真正理解中國用戶的底層需求——那些關于性價比、服務生態與情感共鳴的微妙平衡。未來三年,這場“智能化+本土化”的雙線戰役,將決定誰能在新能源時代的牌桌上笑到最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