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由成都文化產權交易所、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伊犁)主辦,壹創投資本、捷新恒科技承辦的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智匯光影、版權無界”壹創投合作峰會在北京郎園Station橙色空間盛大舉行。眾多影視行業大咖、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圍繞電影產業中版權、資本與AI領域的關鍵話題展開深入探討,共尋電影產業發展新路徑。
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運行中心主任崔巖在致辭中強調,當前電影產業處于技術革命與價值重構的關鍵階段,版權保護體系的完善是行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命題。北京國際電影節始終致力于推動中國優秀電影走向世界,在電影版權保護與價值開發領域持續創新。
在峰會上,中國動漫集團原黨委書記、著名配音藝術家李揚在致辭時分享了自己的經歷。他提到,自己的聲音被AI盜版,在抖音等平臺上被大量使用,每天播放量高達3億次,這讓他既無奈又氣憤。他舉例部分低俗話語,嚴重損害了他的聲譽和作品形象。李揚呼吁加強版權保護立法,規范AI技術的使用,讓聲音等版權得到應有的尊重和保護。
隨后的圓桌會議環節將峰會推向高潮,首發論壇主題為“漫科星艦—版權、資本和AIGC共生場”,在《哪吒》系列票房超過200億人民幣,打破全球電影票房天花版后,動漫和科幻兩大類型已成為中國電影潛力無限的星辰大海,電視劇《三體》總制片人白一驄、長安動漫集團董事長李揚、中國電視劇制作產業協會編劇委員會秘書長王浩一、AIGC藝術家及制作人歐陽永亮等嘉賓參與討論。
談及AIGC,歐陽永亮認為AIGC并非洪水猛獸,它能成為人類創作的有力輔助。他指出,AIGC是一面鏡子,能映照出創作者的三觀和審美,人們可通過與它共創,借助人類文明的大模型,產生超越自身的創意,形成新型藝術形式。但他也強調,AIGC缺乏人類獨有的靈性和溫度,藝術家天馬行空的靈感是AIGC無法企及的。
白一驄則分享了自己在AI應用中的有趣發現。他提到,AI模仿有代表性作家的風格寫作時表現出色,但模仿缺乏獨特風格的人則效果不佳。在影視制作方面,他所在團隊從5年前就開始探索AI應用,目前嘗試用生成式AI做概念設計前端,雖取得一定成效,但也面臨版權界定模糊等問題。他擔憂,隨著AI技術的飛速發展,影視拍攝行業可能面臨被替代的危機,呼吁行業盡快找到AI與創作者之間的平衡。影視拍攝行業可能面臨被替代的危機,呼吁行業盡快找到AI與創作者之間的平衡。
在"光影絲路、文化出海"論壇,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的"國際評論破圈論"、中視協制片人工作委員會常務副會長程力棟的"版權交易全球化"倡議,如同暗夜燈塔,為中國影視文化出海指明方向。嘉賓們字字珠璣的建言,勾勒出一幅壯闊的文化傳播藍圖,讓在場每個人對中國故事走向世界充滿期待。
主題演講環節堪稱行業創新秀場。從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平臺(伊犁)的政策高地,到"IP文產通"的智慧矩陣,再到成都文化產權交易所影視(數字文娛)在線交易平臺的數字升級,每一次分享都是打開產業未來的新鑰匙。四大戰略聯營項目的集體啟動,更是見證了一艘創新型文化貿易共同體航母的誕生,現場掌聲經久不息。
這場匯聚智慧與激情的峰會,不僅是觀點的碰撞場,更是行動的起跑線。它像一座橋梁,連接著版權保護的責任與文化出海的使命;當峰會落幕,與會者眼中閃爍的光芒已然昭示:中國電影產業的下一個輝煌篇章,正在這場思想風暴中徐徐展開!
此次峰會不僅為電影產業從業者提供了交流合作的平臺,也為電影產業在版權保護、資本運作和AIGC應用等方面指明了方向。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電影產業將在技術變革中堅守創作初心,在版權保護中實現價值傳遞,在資本賦能下開創更加輝煌的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