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瀝島隔岸眺望靈山島地標建筑
許培武
2025
銀鹽相紙黑白照片
由廣州藝術博物院(廣州美術館)主辦,由廣州市天河博物館、高劍父紀念館、品唐藝術文化支持的“珠江時間(1984/2024)——王璜生、許培武、于濤、胡群山攝影展”于4月19日在廣州藝術博物院(廣州美術館)三樓8號館開幕,展覽至6月20日。
南沙灣綠地廣場郵輪母港前身
許培武
2003
銀鹽相紙黑白照片
一、深切關注珠江敘述
此次大型攝影藝術展以“珠江時間”為題。珠江,是中國第二大河,滋養生息繁衍了眾多人口,是物阜民豐之地,但因該流域在歷史上屬于偏遠邊陲,在整體中國敘事中能見度相對于長江黃河低了不少,處在了相對邊緣的狀態。而在更為周全的中國敘述中,有關珠江的視覺人文敘述越深入,也就是意味著有關中國的認識可以更豐富、更開闊、更深入,進而在有關人類活動的敘述中獲得應有的地位與意義。
自1980年代以來,改革開放的主色從中國南方的大河珠江開始,暈染了一個時代,暈染了大江南北。40多年來,珠江也以她的充沛流量與活力,使這片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展覽通過四位攝影藝術家跨越40年的攝影創作,以多元視角的136件攝影作品,展現珠江流域的自然生態、人文變遷與時代發展,構成一部兼具文獻價值與藝術深度的視覺史詩,也構成了這個重要歷史時間的關于“珠江”的記錄與描述。
三民島紅樹林盡頭珠江出海口
許培武
2013
銀鹽相紙黑白照片
二、攝影為媒,溯源珠江
展覽以從珠江出海口開始,溯源而上,直抵珠江源為結構。盡管四位攝影藝術家的目的、訴求重點和手法語匯有所不同,但都以流域分布廣泛、各處地貌殊異、尤其是地方文化特色濃郁的珠江為主題展開,從不同角度,以不同手法呈現了珠江的歷史風貌與變化。
趕圩的人
王璜生
1984
銀鹽相紙黑白照片
第一部分:“南沙,南沙 (2002-2024)”,人民日報廣東分社攝影記者許培武,自2002年把廣州出海口南沙方圓500平方公里作為長期攝影項目,至2024年歷時22年,用照片記錄了南沙山海水田原貌向大灣區核心臨海現代新城巨變的過程。
渡口2貴州桑朗
王璜生
1984
銀鹽相紙黑白照片
第二部分:“珠江·溯源(1984)”,中央美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教授王璜生,早在1984年從廣東珠江口出發,騎自行車沿珠江溯源,歷時79天到達云南曲靖珠江源,拍攝的照片真實展現1980年代珠江流域地理地貌、風土人情,生活情態等,是彌足珍貴的歷史文獻影像。
桂平船夫 廣西藤縣
王璜生
1984
銀鹽相紙黑白照片
第三部分:“珠江·踏浪而歌(2011-2013)”,陜西人于濤,客居嶺南,曾在廣州任攝影記者,他感受珠江不僅僅是嶺南人的母親河,也是更多異鄉人的母親河,承載了太多異鄉客夢。從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于濤從珠江入海口虎門溯流而上,多次出入于珠江,直至馬雄山珠江源。他情感飽滿而又不動聲色,記錄下這一時段珠江真實的容顏。
第15站 珠江 廣西合山
被丟棄的石
于濤
藝術微噴彩色照片
60cm×60cm
第四部分:“珠江源·盤江考(2013-2024)”,生活在云南曲靖的女攝影師胡群山,自2013年開始,以田野調查方式,把386年前地理學家徐霞客在曲靖的足跡作為線索,以圖片專題呈現珠江源南盤江當下變化中的江河流程,場景人物,山川植被,造就一部“源頭?盤江考”攝影文獻。
廣東廣州
于濤
藝術微噴彩色照片
60cm×60cm
展覽期間,四位參展藝術家將向廣州藝術博物院(廣州美術館)慷慨捐贈攝影作品,這批捐贈作品不僅豐富了館藏攝影藝術資源,更為珠江文化研究提供了珍貴的視覺檔案。
花山湖——珠江源劉麥地“九十九龍潭”的水都匯聚于此,最終注入珠江,奔向大海
胡群山
2013年2月
藝術微噴彩色照
40cm×50cm
三、美育活動持續推出
廣州藝術博物院(廣州美術館)是國家重點美術館、國家一級博物館。開展當天下午,四位攝影藝術家將在廣州藝術博物院(廣州美術館)展廳進行直播導賞,帶線上的各地觀眾共同鑒賞攝影作品,講述珠江的故事。展期內,將推出有關“美術館與攝影”等內容的學術講座。由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珠江時間1984-2024》大型攝影畫冊也將于2025年5月正式發行,并計劃于展覽期間舉辦首發活動。展覽與《珠江時間1984-2024》的編撰發行,正是一種結合了宏觀和微觀的中國敘述,也是歷時40年的珠江敘述深入實踐的具體展示。
跟隨父母到地里玩耍的小孩陳石兵
胡群山
2013年10月
藝術微噴彩色照片
40cm×50cm
此外,中央電視臺大型紀錄片《珠江》攝制組也在開展當天到展覽現場拍攝見證,制作成片后將在展廳內循環播放,成為與當下緊密關聯的特別展品,作為珠江敘述的延伸。緊隨2025年秋天第十五屆全運會在廣州舉辦的喜訊,此次展覽將成為人們了解珠江、了解廣州、了解粵港澳大灣區的藝術窗口。
創于2014,相伴已成為習慣
平臺已進駐網易、搜狐、今日頭條同步更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