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且安全的基因遞送技術,是現代生命科學與生物醫藥發展的關鍵推動力。從靶向治療、基因編輯,到 mRNA 疫苗與細胞工程,遞送系統在核酸分子的穩定性、表達效率及臨床可行性中扮演著核心角色。
近年來,隨著對細胞內分子行為理解的加深,新一代遞送技術逐漸興起。西湖大學研究團隊聯合西湖凝聚體平臺,開發出全球首個基于生物凝聚體機制構建的核酸遞送系統——ProteanFect?,為原代細胞及難轉染細胞提供了新的解決思路。該技術成果已在 2024 年 ASH 國際血液學年會口頭報告中首次亮相,并將于2025 年 ASGCT 國際會議再次以口頭報告形式分享其科研進展。
本文將簡要回顧基因遞送技術的發展脈絡,并重點介紹凝聚體遞送的機制原理、技術特性及其在科研與臨床研究中的應用潛力。
一、凝聚體遞送:來自細胞天然機制的啟發
細胞內存在廣泛的“無膜區室”結構,稱為生物分子凝聚體(biomolecular condensates),通過液-液相分離(LLPS)機制由蛋白質和核酸等組分自發形成,參與核糖體組裝、RNA剪接、DNA修復等關鍵生命過程(Banani et al., 2017, Nat Rev Mol Cell Biol)。
受到這一天然機制啟發,ProteanFect? 利用經工程設計的內源蛋白,在體外與mRNA、siRNA 或 pDNA自組裝形成穩定納米顆粒。該凝聚體可通過細胞主動內吞機制進入胞內,在保持核酸活性的同時實現快速表達,并經由天然蛋白代謝路徑降解,從而顯著降低毒性。
圖1. ProteanFect通過內源蛋白與核酸在體外自組裝,形成穩定的納米顆粒
這一設計使ProteanFect? 在遞送效率、生物相容性與適用范圍上展現出獨特優勢,尤其適用于對轉染條件較敏感的原代細胞和臨床級應用。該技術不僅推動了基礎研究進展,也為精準醫療和免疫治療等方向提供了新的技術工具。其中,ProteanFect? 在免疫細胞領域的應用表現尤為突出,相關研究成果已入選 2024 年 ASH 國際血液學年會口頭報告,并將于 2025 年 ASGCT 國際基因與細胞治療大會上再次以口頭形式發表,獲得國際學術界的高度關注。
圖2. ProteanFect成功轉染人或小鼠原代T細胞(圖為mRNA轉染24小時后的檢測結果)
二、為什么可以用凝聚體做基因遞送?
ProteanFect 核心原理基于人工構建的生物分子凝聚體,它們具有以下遞送機制特點:
通過工程化蛋白與核酸自組裝形成納米凝聚體顆粒
通過主動攝入機制進入細胞,避免對細胞膜結構造成破壞
在胞內高效釋放核酸分子并降解蛋白殼,保證遞送效率與安全性
研究表明,凝聚體結構可富集特定分子、形成局部高濃度反應區,有助于核酸穩定性及表達效率提升(Keating et al., 2020)。這些顆粒通過細胞主動攝入機制高效進入細胞,快速釋放核酸以實現基因表達,而蛋白部分通過天然代謝途徑降解,顯著降低毒性。這種基于凝聚體的遞送機制確保了 ProteanFect 在多種細胞類型中的高效性和生物相容性,為科研和臨床應用提供了堅實基礎。
三、基因遞送技術的演進歷程
早在 20 世紀 60 年代,科學家們就期望通過引入外源基因改變細胞功能,但彼時只能依靠粗糙的化學方法,效率低下且不可控。隨著數十年的技術迭代,基因遞送技術經歷了多次革新,從化學遞送、病毒載體、脂質體遞送、電穿孔到如今的 ProteanFect,每一步都試圖突破效率、毒性和適用性的瓶頸。下圖簡述了這些技術的發展歷程,并以表格對比其局限性。
圖3. 基因遞送方法演變時間線
傳統基因遞送方法的局限性
這些傳統方法的局限性在原代細胞和難轉細胞系中尤為突出,限制了基因治療、細胞療法和基因編輯的臨床轉化。ProteanFect的出現,通過凝聚體遞送機制,為基因遞送提供了高效、低毒、廣適性的全新解決方案。
四、凝聚體遞送的優勢與科潛力
ProteanFect 的凝聚體遞送技術以其獨特優勢克服了傳統方法的局限性,為核酸遞送提供了全新范式:
1、高效遞送:在人/小鼠原代T細胞、NK 細胞、CD34+造血干細胞等細胞中實現 70%-95% 的遞送效率,遠超傳統方法。
2、低毒性:內源蛋白的天然降解機制確保對細胞活性和功能的干擾最小,適合脆弱的原代細胞和臨床級細胞制備。
3、廣適性:支持多種核酸類型(mRNA、siRNA、pDNA)和細胞類型,包括難轉細胞系(如Jurkat、THP-1、Raji)及非哺乳動物細胞(如大黃魚間充質干細胞、牛腎細胞)。
4、操作簡便:標準化流程無需復雜設備,實驗重復性高,易于實驗室和臨床操作。
ProteanFect 的強大核酸運載能力使其在科研重展現出巨大潛力。其高效遞送支持基因功能篩選、信號通路解析和跨物種研究,例如:ProteanFect CRISPRMax Cas9 試劑盒通過共遞送 Cas9 mRNA 和 sgRNA,在人/小鼠原代 T 細胞中實現了 67%-88% 的基因編輯效率。
圖4. ProteanFect CRISPRMax Cas9編輯效果
五、合作與支持:攜手推動科研與臨床創新
ProteanFect 的問世標志著基因遞送技術邁入劃時代新階段。西湖凝聚體致力于通過持續優化這一技術,為全球科研人員和臨床研究者提供高效、可靠的核酸遞送解決方案。無論您從事基因編輯、細胞治療、mRNA 療法還是跨物種研究,ProteanFect 都能為您的項目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技術支持與合作:通過下方二維碼聯系我們,獲取定制化遞送方案、技術咨詢或合作機會。
獲取最新資訊:關注“西湖凝聚體”公眾號,了解 ProteanFect 的最新應用案例和研究進展。讓我們共同以 ProteanFect 為引擎,加速生物醫學科研突破,探索生命科學的無限可能!
參考文獻: Banani, S. F., et al. (2017). Biomolecular condensates: organizers of cellular biochemistry. Nat Rev Mol Cell Biol, 18(5), 285-298. Keating, C. D., et al. (2020). Coacervate microdroplets as a model for prebiotic protocell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17(6), 2879-2886. https://www.pnas.org/doi/full/10.1073/pnas.1922365117 Felgner, P. L., et al. (1987). Lipofection: a highly efficient, lipid-mediated DNA-transfection procedure. Proc Natl Acad Sci USA, 84(21), 7413-7417. Malone, R. W., et al. (1989). Cationic liposome-mediated RNA transfection. Proc Natl Acad Sci USA, 86(16), 6077-6081. Chu, G., et al. (1987). Electroporation for the efficient transfection of mammalian cells with DNA. Nucleic Acids Res, 15(3), 1311-1326.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