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晚上睡不著太痛苦了,發作之后很長一段時間胸口老是堵著壓著,躺著睡覺簡直就是煎熬,吃什么藥最有效?
哮喘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1.過敏因素:比如空氣中的花粉、灰塵,還有食物中的蝦、奶類等,都可能引發哮喘。
2.精神及情緒:情緒激動時,也可能誘發哮喘。
3.氣候變化:像冬春交替、秋冬交替時,溫度和濕度的變化也可能引發哮喘。
4.感染因素:上呼吸道感染、感冒等,也可能誘發哮喘。
5.遺傳因素:如果父母有哮喘病史,那子女患哮喘的幾率可能會增加。
哮喘病的癥狀有哪些?
喘息:這是哮喘最典型的癥狀之一,患者會感覺呼吸時伴有高調的哨音,尤其在呼氣時更為明顯。喘息的程度可輕可重,輕者可能僅在劇烈運動或接觸過敏原后出現短暫的喘息,重者則可能在休息時也會出現嚴重的喘息,甚至影響日常生活。
咳嗽:哮喘引起的咳嗽通常較為頑固,多在夜間或清晨發作,干咳無痰或伴有少量白色黏液痰。咳嗽可能是哮喘的唯一癥狀,尤其是在咳嗽變異性哮喘患者中,這種以咳嗽為主要表現的哮喘很容易被誤診為普通咳嗽。
氣短:患者會感到呼吸急促,好像空氣不夠用,需要用力呼吸才能滿足身體對氧氣的需求。氣短的程度會隨著哮喘發作的嚴重程度而變化,嚴重發作時,患者可能會出現呼吸困難,甚至無法平臥。
胸悶:胸部會有一種壓迫感,仿佛有一塊石頭壓在上面,讓人感到不適。胸悶可能會在哮喘發作前出現,也可能與其他癥狀同時存在。
哮喘中醫怎么治療效果好?
新加坡貢方堂TCM中醫科專家丘保潤表示,在中醫學中,哮喘屬于“哮病”范疇。推薦一個經典古方小青龍湯,它的功效就是辛散溫通宣暢,發散風寒,宣肺平喘的作用。
小青龍湯由麻黃、芍藥、細辛、炙甘草、干姜、桂枝、五味子、半夏組成。
方中麻黃、桂枝相須為君,發汗散寒以解表邪,且麻黃又能宣發肺氣而平喘咳,桂枝化氣行水以利里飲之化。
干姜、細辛為臣,溫肺化飲,兼助麻、桂解表祛邪。然而素有痰飲,脾肺本虛,若純用辛溫發散,恐耗傷肺氣,
故佐以五味子斂肺止咳、芍藥和養營血;
半夏燥濕化痰,和胃降逆,亦為佐藥。
炙甘草兼為佐使之藥,既可益氣和中,又能調和辛散酸收之品。
全方共奏解表散寒、溫肺化飲之功,對于寒飲伏肺型哮喘療效顯著。
加減妙用:痰黃加黃芩、魚腥草清熱;氣虛加黃芪、黨參補肺;兒童哮喘配敷貼療法,避免苦藥難服。
醫案
患者:胡女士,44歲。
主訴:有過敏性哮喘10余年,初發時輸液治療有效,但屢治屢發,遂改看中醫,數十年來,看過數不清的中醫,吃過許多中藥,已經明顯好轉,白天基本沒有癥狀,但每天凌晨3~4點出現胸悶憋氣,必須起床活動咯出少量痰液方能緩解,否則胸悶而無法入睡。
初診:口干欲飲,納眠可,二便調,舌淡胖,苔薄白,脈可。
開方:小青龍湯加減。
方藥:生麻黃15g,肉桂10g,干姜10g,細辛10g,五味子10g,白芍10g,姜半夏15g,甘草10g,桔梗10g,人參10g。7劑,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飯后服用。
二診:藥后喉中清爽,痰易咯出,然每天凌晨仍胸悶憋氣。上方改麻黃為10g,去桔梗、人參,加白芥子6g,白術、茯苓、桃仁、紫菀、款冬花各10g。繼服7劑。
結果:晚上不再胸悶、憋氣了,睡眠質量好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