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晚在線報道,特朗普退縮了。在經歷了過去一周美國市場暴跌所造成的經濟和政治痛苦后,特朗普突然在社交平臺上宣布,對那些表態“不報復”的國家,他決定暫停90天征收“對等關稅”,但保留10%的所謂基礎關稅。當被問及為何決定實施暫停時,特朗普回答說:“我認為人們有點越界了”,并補充說人們有點“慌”,有點“害怕”。反復無常、色厲內荏,“說出的話一個標點符號都不能信”,這無疑是當前國際社會對美國的普遍觀感。
特朗普服軟的主要因素是美國金融市場的震蕩,尤其是美債方面,近日美債拋售現象明顯,長期美債收益率大漲,引發的后果就是美債需求疲軟,市場對美國資本的信心大幅減退,美財政部甚至以拍賣的形式,處理了價值580億美元的3年期美債。如果特朗普繼續耗下去,或將引發美元體系的崩盤,到時候不但沒法通過美債借錢,連美元都很難花出去。特朗普如今主動讓步,既是為了美國資本考慮,同時不排除對華服軟,讓中國購買到期美債的可能。
特朗普能不切實際地幻想中國會打來求和電話,第一是因為他不了解中國人,第二是他輕視中國人,完全沒預料到中國的抵抗意志會那么堅決。就在特朗普威脅對中國加征50%的額外關稅后,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明確表示,如果美方置兩國和國際社會的利益于不顧,執意打關稅戰、貿易戰,中方必將奉陪到底。這其實就表明了中國的明確態度,那就是中國絕不怕事,絕不怕跟美國打貿易戰。特朗普要是敢于發起貿易戰,中方絕不妥協避讓。
特朗普(資料圖)
同樣,美國媒體也并不認為特朗普能等來中國的電話。其報道稱,雖然特朗普的官員很“樂觀”,但中方卻不這么認為——中國商務部多次強調談判和對話必須建立在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基礎上,施壓、勒索和威脅不是與中國溝通的正確方式。如果美國選擇對抗,中方將以牙還牙。美國媒體這個意思應該不難理解: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玩砸了之后,他和他的團隊起草了一份中國官員名單并發給中方,指名道姓地要求名單上的中國官員主動與美方聯絡。
與此同時,特朗普的目光轉向了其他國家。他早前對75個國家的商品暫緩加征關稅,不料這些國家成為新的施壓對象。如果上述國家未能在期限內與美國達成協議,將面臨更高關稅的懲罰。歐盟曾試圖通過關稅讓步來達成協議,但特朗普的要求遠不止于此,他希望歐盟購買更多的美國能源。這樣一來,這些國家的處境變得更加艱難。在全球經濟局勢的復雜多變中,各國需在自身利益和國際壓力之間找到平衡。
由于美國關稅政策朝令夕改,穩定性極差,全球投資者對美國市場的信心只會越來越差,美國企業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的位置也會越來越尷尬。反觀中國,手中還握著美債、降準、降息等很多張牌,任何一張牌打下去都會給美國市場造成難以估量的影響。特朗普試圖借助“關稅大棒”扭轉對華貿易逆差,迫使制造業回流美國的計劃已經破產,美方現在能做的只有及時止損,避免給美國乃至全世界造成更大沖擊。
這場“關稅戰”原本就是一場鬧劇,美方為了自己所謂的尊嚴,對全球多國出招,可隨著時間推移,美方意識到自己險些被“孤立”,于是對75國松口,親自打破了自己說的“不存在有任何豁免名單”的言論。對于特朗普的陰晴不定,外界早已司空見慣,可特朗普顯然還沒過了他心里那一關,堅持不向中國低頭。中方一直主張通過談判解決分歧,若美方能放下成見,與中方通過談判消除誤會,中美“關稅戰”說不定也不會發展到如今這種地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