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魏廣寶 通訊員 王晶雅/文圖
為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近日,西峽法院舉辦“法潤青春·實境課堂”公眾開放日活動,迎來南陽職業學院100余名學生走進法院,通過“角色扮演+案件旁聽+互動答疑”的多元形式,沉浸式體驗司法實踐,筑牢法治信仰。
從“初識法院”到“觸摸司法”
在訴訟服務中心,法官詳細講解了立案流程,演示了智能“云柜”系統、西峽法院“訴訟服務一碼通”等數字化服務,讓學生零距離體驗智慧法院建設成果,切身感受“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的司法便民理念。
少審庭法官帶領學生實地參觀了審判法庭,詳細闡釋了法徽、法槌的象征意義及審判席位的職能分工。學生分組穿上法袍、敲響法槌,模擬審判長、公訴人等角色,在角色轉換中體會程序正義與司法責任。?
以真實案例敲響法治警鐘
第一審判庭內,一起盜竊刑事案件的當庭宣判成為最生動的教材。審判長嚴謹規范的庭審駕馭、被告人發自肺腑的認罪懺悔,配合法庭莊嚴肅穆的環境場域,構建出極具沖擊力的法治教育場景。當“勿以惡小而為之”的警示通過被告人真實經歷具象化呈現,旁聽席上的學生們神情凝重,將“違法成本”的概念深深刻入心間。?
從“被動聽”到“主動問”
“犯罪真是得不償失,除了退賠贓款還得交罰金、住監獄,法律真的不可觸碰。”“可以自己申請旁聽案件嗎?”“我還想了解下電信詐騙一類的案件,能舉個真實案例講解下嗎?”庭審后,法官引導學生們結合案件思考并提問,學生們思維活躍、踴躍發問。法官也逐一回答,引導學生們增強法律風險防范意識。雙向互動的對話模式讓法治教育突破單向灌輸,真正激活了學生群體的法治思辨力。
此次法院公眾開放日不僅是法治課堂,更是司法與青春的對話窗口。西峽法院將持續創新普法形式,讓更多未成年人在法治實踐中完成從“旁觀者”到“參與者”的身份蛻變。??
【編審:趙勇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