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越是絢麗的表象,往往越潛藏危機——就像深海中的發光水母,用迷人的熒光誘捕獵物,或如沙漠里的流沙,以平靜的外表吞噬一切。
其實,騙子們的伎倆亦是如此:他們為虛假項目披上“政策東風”“數字浪潮”的外衣,用高額回報編織著一張張誘人的大網,坐在一邊靜靜等待貪婪與僥幸的人落入其中。
今天,我們繼續一起撥開這些“暴富神話”的迷霧,揭示其背后的邏輯,唯有洞悉規律,方能在誘惑面前巋然不動 。
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
1、冒充的“國務院扶貧辦”“鄉村振興局”
假冒國家公職人員,偽造“紅頭文件”誘導用戶通過掃碼下載APP,號稱領取扶貧善款。該項目涉嫌誘導群眾參與洗錢,切莫相信!
2、虛構的“國債扶貧”
冒充國家部門,偽造“紅頭文件”,宣稱注冊即送58萬元,每日簽到領取1888元,每邀請一位新人注冊獲得200萬扶貧金,建立團隊享三級返利,4月5日可提現。但提現當日被告知還需購買基金,且認購基金可享永久分紅以及最高5千萬專項款。并將提現日延期至4月19日。該項目系詐騙,不要相信。
3、“天心璽守庫老人”
網友舉報,2022年就被打擊的“天心璽”項目最近又有了新動態,聲稱“老人”已準備好資金將于4月15日發放,但要求用戶按照105元、207元、1000元以上三個檔位繳納稅費。據網友反饋,這幾年該項目一直在以各種理由要求參與者交錢或購買物品,但無一次兌現承諾。
相關閱讀《公安部公布5起打擊整治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犯罪典型案例》
4、虛構的“數字人民幣推廣”
這段時間異常火熱的項目,披著高大上的外衣忽悠不明真相的群眾參與。以招募“國家數字人民幣推廣員”吸引大眾,宣稱用戶存入資金利息4%,直推用戶存入資金獎勵1%,間推0.5%;商家鋪設收款設備每臺獎勵400元,分潤流水0.1%;團隊向無限代流水分潤,通過“司令”、“軍長”、“旅長”層級模式發展下線。該項目已被辟謠多次,系詐騙,切莫相信。
相關閱讀《辟謠!“成立數字人民幣銀行、招募數字人民幣推廣員”系謠言》
5、虛構的“智天稅務”
打著“智天”旗號的系列詐騙,忽悠用戶繳納個人所得稅獲得股權分紅。小編提示,所有打著“智天”旗號的項目均是詐騙!不要相信!
資金盤、虛假投資理財類詐騙
1、虛構的“粵港澳大灣區”APP
冒充“大灣區辦公室”的名義,制作散布涉詐APP,聲稱注冊即可獲得財政補貼10000元,每周有10%分紅,投資后兩年即可回本,虛構推廣“廣湛高鐵”“澳門港”“香港港”等周收益率高達10%以上的回報。
該項目已被工信部反詐專班明確列為詐騙項目。
相關閱讀《【涉詐高風險APP曝光臺】“政府項目”?謹防詐騙!(四)》
保健品傳銷詐騙
1、美某人體再生復原
網友舉報該平臺打著“再生物質”“再生細胞”等旗號售賣保健品,號稱可通過使用產品達到激活潛能生命再生細胞治療疾病,無論任何疾病在3個月到一年時間,均可“一掃而光”。
消費998元激活會員,繳納3980—12000元或者消費等價商品成為VIP會員、服務商或縣級服務商視為加入。可獲得銷售獎、管理獎、級差獎、福利獎、績效獎和全球分紅六大收益。等級晉升依靠消費業績和團隊人數完成。
該項目夸大產品療效,涉嫌虛假宣傳,設立入門費、建立多層級、依靠層級返利符合傳銷特征。
網絡傳銷詐騙
1、清退詐騙
網友接到清退通知稱可為其辦理退費。添加客服后,對方以“先在某賬戶注入資金完成債券轉化才可提現”為由,實施二次詐騙。
2、青某私域
網友舉報,自己通過某網紅引流花費399元購買了短視頻帶貨課程學習帶貨。一段時間后,陪跑老師開始介紹新項目并將其拉入群中。隨后,網友在群內成員的不斷慫恿誘導下,先后繳納15萬元預定合伙人(合伙人需繳納30萬),開始在其指導下運營短視頻賬號。但2個月后,不但賬號毫無起色,產品也無任何銷量,種種情況與之前對方月入上萬元的承諾大相徑庭。
更令人驚訝的是,網友收到的產品備案功效與宣傳毫不相關,甚至部分產品的備案已被注銷。網友聯系對方要求提供經營執照并開具發票,對方卻百般搪塞,網友無奈協商退款,對方自此失去聯系。網友表示,當初所有的費用全部轉賬到個人賬戶,雖然簽訂了一張3.2萬元的紙質合同,但這張合同最終也沒有交給網友。網友希望以自身經歷警示身邊人,不要步其后塵。
異地聚集式傳銷
1、銀川、綿陽33500
打著“移民經濟”、“西部大開發”等旗號,鼓吹投資33500元,出局可以獲得1200萬的回報。
網友親人被帶至銀川,每天流轉至各個景點和小區看現象、聽課。對方宣稱為“國家西部大開發雙向扶貧”項目,每個參與者在繳納33500元后發展兩名下線,團隊人數達到60人出局。
而另一位網友被朋友以在當地開超市的名義帶至綿陽地區,對方利用“資本運作”、“西部大開發”等話術,曲解國家政策為其洗腦。
2、安徽宿遷“跨界融匯交易平臺”49600
打著“互助理財”的旗號,采用公排跳排模式發展下線,繳納49600元加入,號稱不拉人獲得51000元保本彈出,拉人出局可賺最高920萬元。
網友舉報,該組織在宿遷碭山某酒店內,以“跨界融匯交易平臺”名義召開集會。
【此文來源:李旭反傳防騙團隊整理,版權說明:以上文字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或來源標注有誤,請及時和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處理,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