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你明天能不能幫我去接一下笑笑?她幼兒園三點半放學,我實在趕不回來?!?/p>
李佳剛把菜端上桌,還沒落座,手機“?!币宦?,是小姑子周雅發來的微信。
她回了一句:“你不是請了保姆嗎?”
周雅回得倒快:“今天臨時請假,說她媽摔了,要回老家兩天?!?/p>
李佳輕嘆一口氣,放下手機,對正準備夾菜的周凱說:“你妹問我明天去接笑笑?!?/p>
周凱嘴里正嚼著飯:“你要是有空就幫幫唄,反正你不是在家嘛。”
李佳聞言,動作頓了頓,心口像卡了根刺:“你們都覺得我‘在家’,就閑著?”
“哎不是,我不是那個意思,就是她也挺不容易的,單親帶孩子,還上班……”
李佳放下筷子,淡淡一笑:“我可以接,但得收費——一次80?!?/p>
“啊?”周凱一口飯差點噴出來,“你跟我妹還講錢?”
“不是講錢,是講規矩?!崩罴烟ь^看他,“我帶我們自己家的孩子已經夠辛苦了,接送別人家的娃,出門、接人、等她收拾書包、還得安全送到家。這不就是工作?”
周凱張了張嘴,卻什么也沒說出來。
第二天早上,李佳真的給周雅發了個語音:“我明天可以接笑笑,但接一次80,月結也行?!?/p>
周雅那邊沉默了十幾分鐘,才回:“嫂子,你是不是太不見外了?”
“我不見外,是被逼的?!崩罴巡槐安豢旱鼗?,“我不是不講情分,只是不想一直被拿情分‘綁架’?!?/p>
消息發出去后,周雅沒再回。
李佳收起手機,把早餐遞給女兒,像沒事人一樣哄著孩子吃飯。
事情的起因,其實早在幾個月前。
那時李佳剛辭了工作專心帶娃,周雅的保姆辭職了一陣,婆婆年紀大身體不好,便常讓李佳“幫個忙”。
“嫂子,你順路送一下笑笑吧?!?/p>
“嫂子,今天我加班,孩子你幫我接一下?!?/p>
一開始李佳也沒多想,想著是家人,能幫就幫了。
但次數多了,她心里慢慢有了疙瘩。
最讓她窩火的一次,是她帶著自己發燒的女兒去醫院,結果在掛號的時候,周雅電話打進來:“嫂子,我加班,你快點去接笑笑,不然她一個人在幼兒園會哭。”
那一刻,她站在醫院門口,手里抱著燙得不行的孩子,氣得發抖。
她忽然明白了:你再講情分,別人只看你“有沒有用”。
事情傳到了林愛華耳朵里。
“李佳,你也太冷血了吧?就一趟接送,還要錢?一家人哪能這么算?”
李佳聽著婆婆的指責,神情卻很平靜:“媽,我不是冷血,是累了。我沒請保姆,自己帶孩子,你們卻當我是保姆?!?/p>
“可你在家帶孩子就是閑著……”
“媽,那我也可以請個保姆,把自己解放出來去上班,到時候有人愿意給我帶孩子,一小時給20我也認?!崩罴芽粗牌?,“可為什么換到我身上,就變成‘有空就該幫’?”
林愛華張了張嘴,半天說不出話。
一周后,周雅找了鄰居家的阿姨接送孩子,10塊一次,接送兩次給20。
她私下還跟朋友吐槽:“我嫂子太現實了,一點情分不講,還接一次80,真當自己是月嫂?”
她的朋友倒是提醒她:“你也別光說她,你嫂子不幫你,是她的權利;你想讓人幫忙,就該有點誠意?!?/p>
漸漸地,周雅也不再向李佳開口了。兩人見面,點頭微笑客氣得很,關系不冷不熱,反而相安無事。
而李佳,開始接些設計單子,空下來還能去咖啡館坐坐,生活節奏恢復了自在。
有一次,她在樓下超市碰到鄰居,聽對方感嘆:“我家兒媳婦啊,人太實誠,白幫小姑子帶孩子幾年,最后一句‘謝謝’都沒有。你還是聰明,早早立了規矩?!?/p>
李佳笑了笑,沒接話,只是默默拎著牛奶回了家。
那天,周凱回家,看著老婆哄孩子的背影,忽然覺得她瘦了些,但神情卻很輕松。
他走過去,從后頭抱住她:“老婆,其實……你說得對,以后我不再讓你‘幫我家人’了。”
李佳回頭看著他,點點頭:“不是我不幫,是我得活得明白。”
親情很寶貴,但永遠不該成為利用的工具。
她不是不講理的媳婦,只是不愿再當“理所當然”的免費勞動力。
家里的“幫一把”,可以是人情;但當它變成了“習慣性安排”,就成了負擔。
李佳用一句“每次80”,不是要錢,而是立了底線。不是她計較,而是她終于明白:不拒絕,就是默認;不說清楚,就是縱容。
幫,是情分;不幫,是本分。
你要人幫,就該拿出點誠意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