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中美真打起來,中國導彈能不能把美軍航母給干掉呢?答案是,幾乎沒可能,哪怕是鷹擊 - 21真的擊中了美國航母,想一發就把它擊沉,那也是做不到的……
要弄明白中國導彈能不能擊沉美國航母,咱得先把兩個重要問題搞清楚:第一個,中國導彈到底有多厲害?第二個,美國航母的防御系統到底有多堅固?
先講講鷹擊 - 21,這東西確實厲害。它末端速度能達到10馬赫,換算一下就是每秒3400米,從北京到上海那么遠的距離,它飛過去連兩分鐘都用不了。就這速度,美國現有的宙斯盾系統根本攔不住,這就好比你站在馬路中間,突然有一輛時速12000公里的跑車朝你沖過來,你根本來不及反應。
但航母可不是好對付的,它的防御系統有三層:最外面一層是艦載機聯隊,中間一層是驅逐艦和巡洋艦的防空導彈,最里面一層還有密集陣近防炮和電子戰系統。就算鷹擊 - 21突破了前面兩層,最后這層“貼身保鏢”也不是好惹的。
打個比方,美國“尼米茲”級航母戰斗群的防御范圍能把半徑500公里的海域都罩住。最外層的F - 35艦載機可以提前攔住來襲的導彈,中間層的“標準 - 3”和“標準 - 6”防空導彈能在幾十公里外就開始攔截,最里面的“海拉姆”和“密集陣”系統負責最后3公里的防御。這就好像你要去攻打一座城堡,門口有衛兵(艦載機)守著,城墻上有弓箭手(防空導彈),城墻腳下還有陷阱(近防炮),你覺得能輕輕松松就打進去嗎?
更麻煩的是,航母本身特別抗揍。美國以前用退役的“美國”號航母做過實驗,又是魚雷炸,又是反艦導彈轟,還有自殺小艇攻擊,各種武器輪番上,折騰了25天,最后還是在要害部位引爆了4噸高爆炸藥,才把它弄沉?,F代航母的船體有2000多個水密隔艙,飛行甲板和機庫都有50毫米厚的凱芙拉裝甲,就算被導彈打中了,也能通過損管系統趕緊堵漏、滅火。
不過,中國也不是好欺負的。鷹擊 - 21只是“反航母體系”中的一部分,真正有威脅的是整個“殺傷鏈”一起配合。比如說,中國的“彩虹 - T4”太陽能無人機能在2萬米的高空飛好幾個月,一直盯著航母的位置;衛星、偵察機、潛艇等各種情報來源,會通過數據鏈整合到一起,給鷹擊 - 21指引方向去攻擊。這就好比一群狼圍攻一頭大象,雖然單只狼咬不死大象,但能把大象折騰得夠嗆。
從戰術方面來講。中國可能會用“飽和攻擊”的辦法,從不同方向、不同高度同時發射好多導彈,讓美國航母的防御系統忙不過來。蘇聯以前就用過這招,把美國搞得頭疼不已,現在中國的導彈數量更多,突破防御的能力也更強了。除此之外,中國還可能配合電子戰,干擾航母的雷達和通信系統,讓它攔截的效率變低。
但話又說回來,擊沉航母和讓航母沒法戰斗,這是兩回事。就算中國導彈沒辦法把航母擊沉,只要能把飛行甲板炸壞,把動力系統弄癱瘓,就能讓航母在短時間內沒辦法起降艦載機,這樣它就沒戰斗力了。美國“福特”號航母的電磁彈射系統就出過好幾次故障,導致艦載機沒法正常起降,這就是個例子。
從歷史上看,擊沉航母可不是件容易事。二戰的時候,日本聯合艦隊的“大和”號戰列艦被美軍航母艦載機一頓猛炸,最后中了10枚魚雷、24枚炸彈才沉了?,F代航母的防護可比“大和”號厲害多了,想要擊沉它,可能得有幾十枚導彈連續命中才行。
不過,打仗可不是簡單的武器對決,而是整個體系之間的對抗。中國的反航母體系可不只有導彈,還有衛星、無人機、潛艇、電子戰等好多手段。就算一枚導彈沒辦法擊沉航母,也能通過破壞航母上的關鍵地方,讓整個航母戰斗群動彈不得。
最后得明白,現代戰爭的輸贏,可不在于能不能擊沉一艘航母,而是看能不能在關鍵的時間和地點占到絕對優勢。中國的反航母體系,不是為了和美國拼個你死我活,而是讓美國在想著插手臺?;蛘吣虾J聞盏臅r候,得再三考慮。畢竟,一艘航母造價超過130億美元,再加上艦載機和護航艦艇,總價值超過300億美元,美國要是為了一場局部沖突就賭上這么大本錢,可得好好權衡權衡。
所以,回到剛開始的問題:中國導彈能不能擊沉美國航母呢?答案是:理論上有這個可能,但實際做起來難度特別大。不過,中國的反航母體系已經足夠讓美國航母不敢輕易靠近中國周邊海域了,這就達到了戰略威懾的目的。打仗可不是目的,只是政治的一種手段,能不打就不打,這才是大國之間博弈的智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