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樓上的阿姨估計退休好多年,其實叫她阿姨,其實年紀也不大,和我們差不多,應該也就比我們大個二三十歲。與家庭條件好壞無關,身材瘦但干練,阿姨風格主打就是勤勞,推著二輪自行車,經常游走在小區地上停車場、地上樓棟垃圾收集點,車把前端置物籃、車間后座,時常遇見,滿滿的塑料或衣物等。
阿姨很樂觀,經常面帶笑容,因和我們同住一單元,經常可見地下一層低壓配電間、樓梯間底部空間用來儲物,應該是與小區物業管理企業默許或租賃溝通好了的。不定期的,單元地下電梯前室堆放慢慢當當,這個時候,一定是她叫來再生資源回收人員,又在處理,油瓶、礦泉水瓶,衣服、棉被等。平時氣溫高的時候,路過地下電梯前室,夾雜一些不自然的味道,早些年,業主群可見一些熱心業主會@一@管家,時間久了也就習慣了,也就見怪不怪,鄰里鄰居估計多事很默契走快一點就是。
中華傳統上下五千年,普通老百姓早就養成了骨子里與生俱來的誠服情懷。城鎮化建設,讓我們這些農民工也住上了高樓,加上 “丈母娘”經濟形態這一有力推手,住宅小區發展規模發展迅猛。隨之而來,住宅小區的因物業的管理,業主的日常衣食住行,消防安全問題也開始開始浮出水面。
住宅小區消防安全,與物業管理企業日常消防安全管理,業主一日衣食住行息息相關,今天就來說說聘有物業管理企業的住宅小區有哪些因素導致消防安全隱患?
01 物業管理企業方面
物業管理也好,物業服務也好,大多數物業在履行消防安全管理方面,存在較大的欠缺,可能會存在較大的爭議。這里我們不說法規或地方指導性文件明確的物業管理企業的權利和義務,只是說說普遍存在的現象。
1、消防安全意識被動
消防安全意識是知道企業消防安全管理的行為原始動力,消防安全意識程度直接體現在管理力度,直接反映住宅小區的消防安全狀況。一味看紅頭文件辦事,貌似官僚主義在物業管理中,屢見不鮮,只是言語上沒有那么強烈,面對稍有難度,很容易以“沒有執法權”開脫,比如遇剛烈一些的業主,很容易出現“我們會給居委會報告,解決不了,會一級一級網上報”,明眼人都知道的推諉,卻一本正經卻又光明正大。而事不關己其他業主卻“多一事還不如少一事”。業主委員會的監督,很多時候不可描述,很難促進物業管理企業的消防管理。
2、疏散通道管理疲軟
住宅小區疏散通道,主要有消防車道,入戶大堂或門廳,樓層合用前室,樓棟疏散樓梯,以及地下室人、車通道等。物業在微信發照片,當然是有發那種帶有GIS簡要信息的打卡類照片,很專業也很有責任心,只要業主反映了,很快就秒回“收到”,由此可見物業管理人員的敬業,對業務的需求的入微程度。但是涉及到反饋,可能會稍微滯后,比如樓道有業務堆放生活物品,常見快遞紙盒紙箱,替換或損壞舍不得丟棄的家具,一般都是在樓梯間或電梯前室,物業管理人員拍照后,提心了所在樓層的業主,而清理結果,反饋基本上上就是滯后了。而在消防車道設置電動自行車集中停放點、充電樁,受規劃歷史原因影響,往往是無解的死穴。
3、消防設施維護乏力
經常關注居民樓、住宅小區火災的朋友們一定很清楚,住宅小區發生火災時,很多時候與歷史原因或歷史欠賬導致的消防設施缺失或滯后的情況常見,但經消防驗收的住宅小區發生火災,消防給水管網無水的情況也不鮮見。最為普遍的消防給水管網無水,消防水池、高位消防水箱,都是專用,與貼近業主一日生活的生活給水管網不同,消防給水管網無水不會隨時影響業主的生活,但潛在的消防安全風險卻很容易被疏忽。物業管理企業大都自行維護消防設施,日常巡查、檢查,能不能發現問題是一回事,有問題能不能整改是一回事,日積月累,消防設施由開始“病在肌膚”,發展至“病入膏肓”,最后消防設施幾乎癱瘓,只能動用業主房屋維修基金。
4、消防宣傳培訓應付
業主群也有消防救援部門的同志,或居委會安全聯絡員,時常會發布小區消防安全提示,或哪里發生住宅小區火災了,轉發微信公招或抖音視頻,以此提醒業主注意消防安全。物業管理企業很多時候也很講整治,也經常轉發,感覺做的挺好的,就是抓落實弱了些。專項整治或迎接“雙隨機”檢查,提前會在群里提醒業主,有時候也會發布“若不及時清理,視作無主處理”,但就是看不到清理。當然,有時候小區門口也會能看到消防救援車輛,物業應該是在開展“小火會使用滅火器、大火會使用消火栓”技能活動。
02 業主衣食住行方面
小區業主是小區的主人,或者是租客,當然很多也是向銀行長期租賃的客戶,如每月花費收入的一大半或一大部分用于向銀行繳納二十年、三十年借住費。業主的衣食住行,對消防安全狀況也會形成一定程度的影響。
1、借用消防設施
住宅小區消防設施及其設備用房,閑置或可用空間,充分利用應該是普遍現象。公共部分的消防設施,如室內消火栓箱,放放小物品挺方便的,管網無水當然無法防水,設置軟管卷盤的室內消火栓確實挺好用,防火門閉門器晾衣服,晾衣桿穿越樓梯間和電梯前室的門洞也是很常見。防排煙機房,配電間儲放物品,樓層電梯前室常閉式防火門打開后,門后的空間挺適合放一些舍不得丟棄的物品。
2、占用疏散通道
對業主來說,是否占用,只是概念性的問題。認為有空間充分利用再正常不過了,覺得連物業管理企業的人員都可以將排煙機房、配電間、管道井等可以用來物業管理相關利用,比如收集可回收利用的塑料瓶,放放拖把等工具。對于業主而言,生活中很多物品,由于現在住宅樓基本上沒有了儲物間,剛好樓梯間,走道,電梯、樓梯間前室可以利用,認為挺正常。
以前生活在農村,一到傍晚,戶戶屋頂裊裊炊煙,星星點點萬家燈火,如今大多家庭搬進樓房,樓房窗戶折射出馬賽克般的都市華燈。小區消防安全,事關萬千家庭,事關安居樂業根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