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晚,一位北京用戶發視頻稱,自己與女兒在北京市一處水邊游玩時,女兒險些被一只疑似鱷龜的烏龜襲擊受傷。
△該用戶發布的視頻顯示,一只烏龜竄出水面,試圖襲擊玩水的女孩。圖/視頻截圖。
視頻顯示,女孩正在用手指撥弄水面玩耍,突然水面出現一只烏龜,并試圖咬女孩的手。萬幸的是,女孩反應及時,迅速抽手,才沒有受傷,襲擊過程不過一秒。這只烏龜在偷襲無果后,游向遠處,隨后消失。數位網友指出,從外形上看,這只烏龜屬于一種鱷龜,應該是被棄養、放生或在飼養過程中逃離的。該用戶回復網友評論時稱:“太可怕了”“玩水一定要注意安全,真是不知道水里會有什么,幸好只是虛驚一場,想想都后怕”。記者多次嘗試聯系該用戶,試圖詢問事發位置、鱷龜后續情況,但截至發稿前,未獲答復。
△襲擊未果后,該烏龜迅速逃離,有網友從其背甲與頭部特征推斷,該烏龜為一種鱷龜。圖/視頻截圖
根據紫牛新聞等媒體此前的綜合報道,近年來,以鱷龜為代表的外來動物入侵事件屢有發生。其中,有人工飼養后放生的,也有在飼養過程中不慎導致逃逸的情況。據了解,鱷龜原產于北美洲,棲息于淺水層或沼澤。其生長迅速,適應力強,部分品種的體重可超百公斤。因其殼薄肉多、高蛋白低脂肪等特性,在廣州、江蘇等地被人工養殖。但鱷龜是外來入侵物種,繁殖力超過本土龜,性情兇猛,嚴重破壞水域生態,導致生物鏈斷裂,生態環境受損。據澎湃此前針對鱷龜破壞力的調查報道顯示,部分鱷龜的咬合力達到455公斤,而身形更大的獅子或老虎咬合力也為四百多公斤,這三者的咬合力相差不大。
2022年12月20日,農業農村部會同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海關總署和國家林草局組織制定了《重點管理外來入侵物種名錄》,將包括大鱷龜在內的59種外來入侵物種納入重點管理名錄,該名錄已于2023年1月1日正式施行。
△2023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重點管理外來入侵物種名錄》,鱷龜位列其中。圖/網絡
針對此次女孩險些受傷的情況,上海錦天城(濟南)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吳震認為,類似案件,飼養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情況,原則上應由動物飼養人或管理人承擔侵權責任。但例如本事件中的鱷龜系被放生至池塘,原飼養人或管理人已放棄實際控制,且身份無法查明,導致受害者難以直接索賠。在無法找到鱷龜放生者的情況下,民事侵權責任難以直接追究具體行為人,但受害者可要求池塘管理者或相關部門及時消除危險(如捕回鱷龜)。
“若存在實際損害,可嘗試通過舉證池塘管理者的過錯(如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追究其補充責任。”吳震說。
來源:瀟湘晨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