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和美國干到底?就這么說吧,要是不干到底,那中國下一代就“完了”!最近清華博士龐眾望也說“如果我們這代不能扛起來這個責任,那下一代會有更大的問題!”
為啥要這么說?因為美國現在下的套,全是奔著咱子孫后代的活路去的。
這幾年,美國把能使的招全用上了:芯片卡脖子、關稅大棒亂揮、拉攏盟友圍堵,甚至連咱高校的科研合作都不放過。
要是服軟了,美國現在能把關稅加到天上去,到時候咱出口賺的錢全給美國當“保護費”,拿什么去投5G、6G、航天工程?
最關鍵的是,美國根本沒想跟咱公平競爭。您看日本就知道了,80年代經濟冒頭,美國逼著簽廣場協議。
結果呢?日元暴漲,制造業全跑海外,現在日本年輕人要么卷進“996”,要么躺平當“尼特族”,整整30年沒緩過來。
美國對盟友都這么狠,何況咱這意識形態不同的大國?現在美國國會兩黨天天琢磨怎么遏制中國,連咱給發展中國家修個鐵路都說是“債務陷阱”。
說白了就是怕咱打破他們的霸權游戲,過去200年,美國靠美元收割全球,靠軍事到處搶資源,靠科技壟斷賺暴利。
現在咱要搞“一帶一路”,要搞人民幣國際化,要在5G、新能源上超車,這不是砸人家飯碗嗎?
有人可能覺得,忍一忍,等咱發展起來再說。可您想過沒,美國會給咱時間嗎?
2019年美國商務部把1000多家中國企業列入限制清單,2023年又出臺《芯片與科學法案》,砸520億美元補貼本土芯片廠,還逼著臺積電、三星去美國建廠。
這招多毒啊——既斷咱的芯片供應,又把咱周邊的產業鏈全挖走。要是咱現在不跟他死磕,等美國把盟友的產業鏈連成圈,咱連組裝手機的零件都得進口,到時候拿什么談發展?
再說回龐眾望這批年輕人,他們趕上了中國高速發展的年代,知道知識能改變命運,可如果美國把高端產業全卡死,以后農村孩子考清華出來能干啥?
去美國公司當底層碼農,還是在國內做低端制造業?現在咱硬剛,就是給下一代留活路。
你看現在國內高校實驗室里,00后學生在搞量子計算、搞AI大模型,這些領域美國沒完全卡住,咱就得拼命往前沖。
就像當年錢學森回國搞兩彈一星,沒那股子狠勁,哪來現在的和平發展環境?
還有個現實問題:美國現在國內矛盾一大堆,通脹高企、黨派互撕、貧富差距爆炸,咋辦?老辦法,對外轉嫁危機。
2008年金融危機,美國靠印鈔把風險甩給全世界,現在咱要是不反抗,他能把國債危機、銀行破產全賴到咱頭上,讓咱老百姓辛辛苦苦干十年,全給美國填坑。
就說2023年,美國財政部部長耶倫訪華,開口就讓咱增持美債,憑啥?咱手里已經有8000多億美債,當年買是為了外匯穩定,現在美國把咱當敵人,還想讓咱當“接盤俠”,門都沒有。
可能有人覺得,跟美國對抗日子不好過,比如油價漲、芯片貴、出口難。可您看看俄羅斯,被西方制裁了多少年,現在糧食、能源自給自足,反而活得硬氣。
咱比俄羅斯底子好得多,產業鏈全、市場大、人才多,只要咬牙挺過去,就是一片天。
就像2020年疫情剛爆發,多少人覺得經濟要崩,結果咱成了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正增長的國家,靠的就是不低頭、不認輸的勁兒。
最后說句掏心窩的話:美國現在對咱的打壓,早就不是貿易戰、科技戰這么簡單,是想把咱永遠釘在“世界工廠”的位置上,讓咱世世代代給他們打工。
老一輩扛過了抗美援朝,扛過了改革開放初期的艱難,現在輪到咱這代人,要是慫了,下一代就得在“美國優先”的世界里夾縫求生。
您愿意讓以后的孩子們填報志愿時,發現所有高薪專業都被美國卡脖子,只能選“天坑專業”?愿意讓他們找工作時,最好的機會都是外資企業的底層崗位?
所以啊,跟美國干到底,不是為了爭口氣,是為了給咱孩子留條活路。當年咱一窮二白都沒怕過,現在兜里有錢、手里有“槍”,更沒理由認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