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痛風急性發作期止痛穴位
1. 阿是穴(疼痛點)
定位:關節紅腫熱痛最明顯處。
作用:直接緩解局部疼痛。
按摩方法:
輕揉周圍(避免直接按壓紅腫部位),配合冰敷。
2. 合谷穴
定位:手背第1、2掌骨間,靠近食指側。
作用:通絡止痛,適合手部或全身關節痛。
按摩方法:拇指用力按壓至酸脹,持續1分鐘。
二、全身調理穴位
1. 晨間三部曲(起床后)
推肝經:大腿內側中線,掌根從大腿根推至膝部,50次
叩腎俞:握空拳輕叩后腰(第二腰椎旁開1.5寸),100次
旋踝關節:順時針+逆時針各轉30圈
2. 睡前五行操(入睡前)
搓涌泉:兩腳心相對,用手掌快速對搓300次
梳頭皮:十指從前發際梳至后發際,30次
揉腹部:掌心順時針摩腹100圈
捏脊梁:從尾椎至大椎,捏提皮膚5遍
搖乾坤:雙手托天(吸氣),前俯觸地(呼氣)10次
三、其他類型痛風穴位按摩
1. 肥胖型痛風
加按穴位:
豐隆(化痰要穴)
天樞(通調腸胃)
配合功法:
八段錦"調理脾胃須單舉"
2. 腎虛型痛風
加按穴位:
太溪(補腎要穴)
命門(溫補腎陽)
配合食療:按摩后服用枸杞山藥粥
3. 肝郁型痛風
加按穴位:
期門(疏肝要穴)
陽陵泉(膽經合穴)
配合療法:
按摩時配合薄荷精油香薰
建議連續系統調理3個月,配合每月尿酸檢測,根據數值變化調整方案。記住,穴位按摩需要持之以恒才能見效,最好配合飲食控制和適度運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