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東方三俠》票房193萬港幣。
好cult好cult,真是想不到38歲的杜Sir能這么cult!三俠是叁個又美又拉風的女人,出電影院走路都有點帶風。最好是拋開邏輯拋開腦子全心享受1993年香港電影業(yè)蓬勃的創(chuàng)造力,想像那無處不在毫無定向的狂風,還有震耳欲聾的配樂和配音,只不過想觀眾隨著俠者們的傷心掙扎而流淚或被她們美到目瞪口呆。
2、《一刀傾城》票房:100萬港幣。
在特殊的歷史背景下,這部功夫片更添了幾分勇烈悲壯的意氣。雖然劇情的銜接轉(zhuǎn)折缺乏打磨,諸多臺詞倒是鏗鏘有力。楊凡和趙長軍兩位演員有意思,一位是始終儀表堂堂目露正氣,另一位也靠華麗的醉劍之舞完成人物塑造。不過武戲的威亞和快放痕跡太明顯了,算不算很好的動作設(shè)計。
3、《馬永貞》票房301萬港幣。
這電影實際上開頭節(jié)奏是不錯的,后期節(jié)奏就亂了,馬永貞這個角色要是張耀揚或者鄒兆龍演可能會更好一點,金城武在電影里有點格格不入的感覺,不過演技還是很好的,他的臉讓人很容易串戲。打戲還是可以的,但后面的機關(guān)槍掃射多少有點扯淡了。典型的香港黑幫槍戰(zhàn)片的模式,臺詞最經(jīng)典的就是那句 我叫馬永貞 有錢睡客棧 沒錢睡大街。
4、《喋血街頭》票房:850萬港幣。
吳宇森導演很擅長的標志性暴力美學風格,將搏殺、爆炸、槍戰(zhàn)等場面呈現(xiàn)得極具觀賞性。 內(nèi)容層次深入挖掘了人性與欲望的丑惡面,以越南戰(zhàn)爭為背景,為傳統(tǒng)的黑幫“兄弟片”增添了厚重的史詩質(zhì)感,呈現(xiàn)出悲情英雄的格調(diào)。 學友哥飾演的輝仔在情感戲方面的精準拿捏和結(jié)尾處的精彩演繹簡直了,我一直覺著歌神的演技被低估忽略了。
5、《赤腳小子》票房397萬港幣。
張曼玉這時跟我同樣的年紀,完美契合了我心動的形象。 段青云在不告而別后歸來,此時張曼玉的鏡頭中一改往日端莊威嚴的女掌柜形象,一只腳跪搭在床上,一種比較曖昧的姿勢暗喻即將發(fā)生的事,令人浮想聯(lián)翩。 第一次看到年輕的張兆輝,很帥。 故事其實蠻簡單的,不諳世事的小伙子來到大城市見識人心險惡,雖用的是非常規(guī)的手段但也算除暴安良了。
當年這5部經(jīng)典港片票房一部比一部慘,重溫都成了經(jīng)典!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