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城》是錢鐘書的經典代表作品,描述了中國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一位海外留學生歸國后所發生的一系列矛盾事情。
不論是愛情、婚姻、事業,還是生活中的其他諸多事情,我們都會深陷圍城困境而無法自拔。
通過閱讀這部經典名著,希望你會明白人生諸多不如意事情背后的真相,也能夠找到走出圍城困境的積極態度和方法。
01
婚姻是一座圍城,圍在城里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在趙辛楣組織的一次酒桌上,褚慎明說:“英國有句古話,說結婚仿佛金漆的鳥籠,籠子外面的鳥想住進去,籠內的鳥想飛出來;所以結而離,離而結,沒有了局。”
蘇文紈則說:“法國也有這么一句話。不過,不說是鳥籠,說是被圍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城里的人想逃出來。”
圍城的本質是什么?其實是欲望所引發的人生困境。
無論是感情、婚姻,還是職場生涯,乃至我們常常羨慕的他人生活模式,無一不映射出“圍城”的輪廓——那是內心深處欲望的投影。當你渴望擁有某物時,便也自覺不自覺地受其束縛,陷入被動的泥沼之中。
進一步而言,功名利祿皆是圍城的枷鎖。若你傾盡一生去追求,最終或許只會發現,它們帶來的不過是無盡的痛苦與煎熬。
在歸國的航程中,方鴻漸試圖踏入鮑小姐的圍城,卻不料在離別之際,那位幾日來對他笑靨如花的鮑小姐竟突然變得形同陌路,冷言相向。他百思不得其解,為何鮑小姐的態度會驟然轉變。
盡管他自我安慰,認為自己并未吃虧,甚至可能還占了便宜,因此無所抱怨。但方鴻漸用這些巧妙的言辭和精心的算計來安撫自己時,內心的失望、被欺騙的情感、受損的自尊,卻如同不倒翁一般,按下去又彈起來,反而搖擺得更加劇烈。
方鴻漸渴望進入唐曉芙的圍城,卻因誤會和蘇文紈的“挑撥”而最終分道揚鑣,成為他一生的遺憾。然而,倘若方鴻漸真的與唐曉芙結為連理,誰又能確保他們的生活不會陷入一地雞毛呢?
總有人懷念青春時期的情人,覺得他們完美無瑕,而嫌棄如今的伴侶庸俗不堪。在兩者對比之下,被嫌棄的愈發顯得不堪,被懷念的則愈發被美化。殊不知,那曾經美好的情人,如今也早已成為他人眼中的“平庸之輩”。
02
婚姻中無論選擇了誰,都得學習如何讓自己過好這一生。
孫柔嘉是小說里一個極富心計的女人,外表柔柔弱弱,內心比誰都奸。
閱歷豐富的趙辛楣一眼便識破了孫柔嘉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生來便不懂人情世故、不知揣度人心的方鴻漸便輕而易舉地被孫柔嘉“釣”到了,一步步掉進了她提前不知道的愛情陷阱與婚姻圍城里。
等他有所覺悟時,已經為時已晚。
不管你跟誰結婚,結婚以后,你總會發現你娶的不是原來的人,而是換了一個人。
王志文飾演的丁元英在《天道》中講過這樣一段話:
“老鼠從不認為自己吃的東西是偷來的,蒼蠅從不覺得自己臟,蝙蝠也不知道自己有毒,畢竟在烏鴉的世界里,天鵝都是有罪的。思想不在一個高度,就沒有必要互相征服。”
巷子里的貓很自由,卻沒有歸宿。圍墻里的狗有歸宿,卻終生都得低頭。
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婚姻,唯有互相扶持、互相包容、互相忍讓,才能過好這一生。
03
好的感情,就是讓一個人住進你的心里,空閑的時候是你心靈的歸宿;忙碌的時候,是你前進的動力。
在方鴻漸和孫柔嘉的婚后生活里,沒有彼此理解,沒有忍讓包容,盡管他們生活在了一起,卻如同陌生人一般,不論是在事業上,還是在精神上,都不能給到對方足夠的支持。
兩個人能否走在一起,時機很重要。
如果你在他想要安定下來的時候出現,你就有很大的機會獲勝。當你對世界充滿好奇的時候出現,那么無論你多么美麗、多么優秀,都是枉然。
愛得深,愛得早,不如愛得及時。
沒有兩個完全合適的人,只有兩顆互相接納的心。
你改變一點,我改變一點,雖然我們都失去了一點自我,但我們可以成為默契的伙伴。愛情從來都不是男人的事。
最好的感情從來不是以愛的名義折磨,而是互相陪伴,成為彼此的陽光。
《圍城》描述的不僅是方鴻漸的“圍城”,也是我們所有人的“圍城”。
余秋雨在《借我一生》中曾提到:
人生的路,要靠自己一步一步去走,真正能保護你的,是你自己人生的選擇。
人生在世,我們會面臨很多的“圍城困境”,但只要我們足夠強大,把人生的主動權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便能夠跨越圍城,走向更自由、更美好的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